乾性齒槽炎最明顯的症狀是拔牙創內的血塊消失、劇烈疼痛、口內有腥臭味。
乾性齒槽炎又稱為局限性牙槽骨炎,可以發生在任何拔牙創口內,主要發生於下頜阻生智齒拔除以後,是由口腔的細菌引起的骨創感染。女性患病率高於男性五倍,它沒有傳染性。拔牙以後牙根原來所在的牙周應該有血凝塊充滿逐漸癒合,由於各種原因導致拔牙後2到4天內牙槽骨的血塊脫落,牙槽骨直接暴露於口腔環境,癒合受到影響,這個時候病人的拔牙區域就會出現初期的症狀,即疼痛、口臭、腫脹等現象。檢查時我們發現牙槽窩內血凝塊脫落、骨壁暴露,碰到骨壁時非常疼痛。治療如果不及時,病程可以延續2到4週。
病人在傷口癒合期之前應該儘量進食軟食,避免患側咀嚼,注意飲食的清潔衛生,淡鹽水漱口。吸菸的病人更容易出現乾性齒槽炎,建議術後戒菸2到3天。嚴重的感冒期間或者身體精神狀態不佳的時候不建議拔牙,尤其是難度比較大的後牙。
乾性齒槽炎在口腔頜面外科比較常見,多見於拔牙後病人出現拔牙創的乾燥,也就是俗稱的不長肉並且感染、疼痛。甚至有的病人有口內的口腔異味、口臭,甚至惡臭等等。
乾性齒槽炎主要表現就是拔牙後第三天出現拔牙創的疼痛、拔牙創的空虛、食物嵌塞、明顯的口腔異味,伴有嚴重感染者甚至有惡臭。有的病人還會出現患側的半邊臉部的疼痛、放射性痛以及低熱,甚至炎症發展為高熱等等症狀。它的特點是拔牙後第三天,一般不會出現於拔牙前1-2天,也不會出現於拔牙後很久,一週以後一般也不會,因此它的特徵還是比較明顯的。如果出現乾性齒槽炎,應該及時到正規醫院的口腔科或者口腔醫院的口腔頜面外科,找專業的醫生進行仔細檢查,給予正確的清創或其它相關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