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裂不一定會痛,尤其是在受傷部位休息或制動時。
骨裂是骨折的一種形式,是指骨骼發生了裂紋,當病人負重或者局部按壓時導致局部的疼痛。骨折是指骨結構的連續性完全或部分斷裂,大多數骨折一般引起的症狀為疼痛、腫脹和瘀斑、功能障礙等骨折的表現。治療骨折的最終目的是使受傷肢體能夠最大程度恢復肢體的運動功能。
在骨折的治療中,骨折部位的復位、固定以及復健功能鍛煉顯得非常重要。復位是指將移位的骨折斷端通過手法恢復到原來正常或者接近原有解剖關係。復位的方法根據方法的不同可以分為閉合復位、手術切開復位。固定是完成復位後,由於骨折斷端的不穩定,有可能發生移位,要採用一定的固定措施將其固定在比較合適的位置,使其逐漸癒合。比較常用的固定措施有:小夾板、石膏繃帶、外固定支架、鋼板螺釘內固定等。
骨裂一般情況下會產生疼痛感,但有時疼痛比較輕微,也容易忽視。
骨裂是骨折的一種,屬於不完全性骨折,骨皮質發生單側的斷裂,骨膜出現了輕度損傷,因此病人會有局部神經的損傷,會有輕度的疼痛症狀。如果病人對疼痛並不敏感,也可容易忽視,導致漏診或者延誤治療。如果病人及時到骨科門診就診,進行體格檢查並配合X光片檢查,很容易確診骨裂的發生。此時經過積極的冰敷、制動,能夠使疼痛症狀逐漸得到改善。
如果病人未到骨科門診就診,延誤了診斷和治療,疼痛可能會加劇,甚至影響夜間休息。如果繼續負重活動,會使骨裂進一步發展至完全性骨折,甚至出現骨折畸形,導致疼痛症狀持續加重,不利於病情的緩解和恢復。因此,骨裂一般情況下會產生疼痛症狀,但疼痛通常並不嚴重。
骨裂指比較輕微的骨折,是否發生輕微骨裂通常需要拍X光片進行判斷,通常感覺和普通的軟組織損傷、輕度骨折不同,有局部腫脹、疼痛和壓痛,但骨裂本身不會在局部發生異常活動。
是否發生骨裂損傷,通常病人自身感覺不能判斷,並且發生骨裂和普通軟組織外傷的區別,靠自身感覺不能區分,需要到醫院拍片進行確診。如果骨裂得到初期診斷、初期預防,在日常活動中可能會繼發成完全骨折或者移位骨折,治療起來相對會更複雜、更麻煩。所以發生此種情況,大家應及時前往醫院進行確診,再決定下一步是否需要制動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