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把1.0的視力稱為正常視力,0.5的視力相對有點偏低了,0.5的視力需不需要戴眼鏡,可能要結合病人年齡和需求來決定。如果是成人的話,對日常遠處看東西需求並不強烈,看東西有點模糊也不要緊,其實可以不用配鏡,只要感覺沒有生活上的不便,沒有眼位異常即可。
對於18歲以下的人群來說,0.5的視力一般建議要配戴眼鏡,因為看遠處不清楚,會影響平時的學業和生活。另外,視物模糊可能會加重近視的進展,所以還要從近視控制的角度來看,有一些近視控制增長的方法效果比較明顯,比如角膜OK鏡,也就是角膜塑形鏡,配戴以後不用戴眼鏡了。但是其它的一些方法,比如低濃度阿托品或補光儀,在治療的同時還需要配鏡來矯正視力,這些人群需要配眼鏡。
單純從視力上是沒法判斷是否需要戴眼鏡的,人從出生開始視力是不斷發育的,到3-5歲的時候正常視力0.5-0.8之間都屬於正常。如果病人是屬於這個年齡段,驗光沒有大的散光,沒有近視眼,也沒有超出生理範圍的遠視,可以不配眼鏡,觀察隨診就可以。
如果病人年齡大於5歲,並且視力低於0.5或是0.5,需要進行醫學驗光明確是近視、散光還是遠視,不管哪種類型的屈光不正都需要配鏡。如果是近視眼,不配眼鏡近視度數會比戴鏡漲得要快。散光也會容易形成視力不清楚、模糊,加速眼睛向近視方向發展。還有遠視眼,如果不配鏡,在這個年齡段看遠不清楚,看近更不清楚,時間長了容易形成視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