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分為真性近視和假性近視,其中真性近視的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長期在昏暗的光線下學習,或者使用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對視力造成一定的不良影響有關,主要表現為遠視力下降,以及視力疲勞、眼球軸長增加等症狀。如果沒有及時進行矯正治療,無法使增長的軸長縮短,控制病情的發展,則近視度數不會降低。
近視會降低多見於假性近視的病人,主要是因為眼睛調節不佳,病人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所致,一般及時進行積極的干預,可逐漸恢復至正常狀態。平時需要注意避免長時間近距離伏案工作或學習,在長時間用眼之後可以通過閉目養神,或者向遠處眺望的方式,緩解視疲勞,可以避免度數進一步升高。適當進行眼保健操,可以使眼睛得到一定的放鬆,對於減緩近視的進展速度具有重要作用,甚至有可能會使度數降低。
此外,對於年滿18週歲及以上的成年人,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通過視光訓練,以及佩戴眼鏡等方式進行改善,還可以通過手術的方式進行視力矯正。
一般科學上認為近視度數本身是不會下降的,因為近視的發生、發展主要有遺傳和環境因素兩個方面的作用。遺傳因素是孩子近視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但不是絕對的遺傳因果關係。父母如果近視,孩子近視的機率會增加,而且父母近視度數越高,這種影響越明顯。在相同用眼環境的因素影響下,如果有近視家族史的孩子更容易出現近視和近視的發展。
兒童、青少年身體各個器官都處於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眼睛也是一樣,眼球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逐漸在擴大,眼軸,即眼球前後徑的長度也在逐漸增長。生理性的眼軸增長可能不會表現出近視加深,但是如果在不良的用眼環境影響下,眼軸增長過快,就會表現為近視度數不斷加深。通常到成年階段,也就是18歲以後,可能近視的增長速度相對會變緩慢,但是要明白一點,就是18歲以後僅僅是增長速度變慢,而不是完全停止不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