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間量血壓是最準確的?
2024/12/09共3個回答
周星* 醫師#1
血壓是人體的重要體生命體徵之一,正常人的血壓一天當中是一個波動的曲線,通常存在兩峰一谷。第一個峰值出現在上午到6-10點,第二個血壓峰值出現在下午在4-8點,夜間血壓是血壓的谷值。
在測量血壓之前通常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如需要安靜休息5分鐘以上,坐位測量,避免活動後或者是喝濃茶、喝咖啡。對於血壓比較穩定的病人,建議早晚兩次測量,早晨測量的時機是起床後排空膀胱,吃飯前坐位測量,晚上測量的時段是晚飯後、睡前、洗澡前這段時間,測量建議電子血壓計測量,電子血壓計測量要求每次至少測量量次,間隔時間1-2分鐘。
如果兩次血壓測量的數值相差5以上,測量第三次血壓,取後兩次的血壓的平均值,對於血壓波動的比較大,明顯升高的病人。如果有條件加測兩個時段,上午的9、10點鐘,下午的3、5點鐘,一天測量至少4個時段。有條件的病人可以白天沒有睡覺之前,每兩個小時測量一次血壓並記錄,至少測量3-7天的血壓,這樣去醫院就診可以給醫生提供更全面的血壓信息,可以得到更好的、更精準的治療。
楊素* 醫師#2
測量血壓較為準確的時刻,建議在清晨和睡覺前這兩個時間完成。清晨受到交感神經支配,交感神經亢進時會有血壓升高、心率增快,此時也稱為晨峰血壓,也就是可以監測到24小時血壓波動中的最高值。而夜間睡眠時和睡覺前屬於迷走神經支配,此時血壓多處在一天的低點值。
如果是本身患有高血壓的病人,在日常需要監測晨峰血壓和睡前血壓,並且記錄血壓、心率,便於在隨診時醫生根據晨峰血壓以及在睡眠時的血壓進行藥物劑量、劑型的調整。如果高血壓病人在期間發生有頭暈、頭痛等不適症狀,還要在出現不適的時間進行血壓測量,也非常有臨床意義。正常人群規律的血壓監測,可以選擇在清晨血壓監測。如果在晨峰血壓時都能在正常範圍之內,往往代表著全天24小時血壓的波動也在相對比較理想的範圍之內。在此還要提醒高血壓的病人,除了規律監測血壓之外,定期的門診隨診非常重要。
韋露* 醫師#3
大部分人早晨或下午測量血壓最合適最準確,但是由於人的血壓是不斷波動的,所以其他時間段也可以測量血壓,可以根據血壓變化規律來選擇測量時間。
人的血壓一直是波動的,正常人的血壓在早晨起床後有一個高峰,在下午再次出現一個高峰,凌晨時候血壓最低,所以要評估血壓情況,一般是選擇兩個尖峰時間段。由於在家的時候方便測量,所以大部分人最常選擇的是早晨剛起床的時候,睜開眼排完小便,可以選擇坐位或者平臥位,進行規範的測量。如果這個時間段不方便,也可以選擇其他的時間段,比如午睡起床後,也可以根據血壓的波動情況選擇其他血壓偏高的時間段來測量。
如果需要對比每天的血壓變化,最好選擇每天同一個時間段來測量。發現有血壓升高的問題,建議及時就醫並根據醫囑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