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的鼻腔比較狹窄,如果鼻腔當中有分泌物,可能就會影響孩子正常的呼吸,表現出鼻子不通氣的症狀,這個時候需要及時地清理鼻腔中的分泌物,母親可以滴一兩滴母乳在孩子的鼻孔中,使鼻屎軟化,然後輕輕的將鼻屎擠出來,也可以用生理性鹽水給孩子沖洗鼻腔。
對於用吸鼻器把鼻腔里的鼻屎清理乾淨的做法,一定要特別小心,因為一旦操作不當就很容易引起孩子局部鼻黏膜的腫脹,反而可能加重鼻塞。如果孩子的鼻屎不是很大或者比較稀薄,可以用專用的棉棒蘸少許的水,放在新生兒的前鼻腔,輕輕旋轉數圈,然後慢慢的將分泌物帶出來,也可以達到清理鼻屎的作用,但是要特別注意儘量不要深入太多,從而避免損傷孩子的鼻黏膜。
另外,可以用溫熱的毛巾來熱敷鼻部,保持呼吸道的濕潤,這樣可以避免鼻屎變硬,引起清除的受阻。同時也要注意保持室內空氣的清潔度,避免空氣乾燥,一般至少應該使室內的濕度控制在50%-60%以上,在乾燥季節房間裡還可以增加加濕器以保持空氣的濕潤,保證孩子呼吸道的通暢。
新生兒有鼻屎的時候,切忌家長不能用手去挖,以免造成寶寶鼻腔微血管的破裂出血或者鼻黏膜的損傷,從而可能會導致感染或者加重孩子鼻塞的表現。
其實對於新生兒來說,有鼻腔分泌物是合理的,只要孩子沒有特別明顯的異常表現,實際上也可以不用做特別的處理,有時如果處理的過程操作不當,可能反而會引起孩子鼻塞症狀加重,孩子自己會通過打噴嚏等方式來達到清理鼻腔的目的,所以多數情況下可以不用做特別處理,觀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