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健康

腰椎手術後腳麻正常嗎?

張健* 醫師#1

進行腰椎手術後出現腳麻腳脹,需要根據發生的不同時間推斷是否正常,不可一概而論。通常術後初期此類症狀可能會加重,但後期逐漸減輕。

如果術後初期1-2天內,突然出現下肢肌力改變,腳痛症狀加重,此時病人需要警惕硬膜外血腫的可能,建議及時進行檢查。必要時病人應緊急進行手術治療,清除血腫,避免過度損害神經。

術後3天,由於手術中進行操作,需撥開神經根取出椎間盤,進行腰椎融合,屬於正常操作,但可能會造成已腫脹的神經根進一步水腫,使得病人術後初期出現腳脹或腳麻,通常對肌力並無較大的影響。

術後4天及以後,如果此時病人仍出現腳脹和腳麻,隨著神經根水腫可逐漸減輕,可以選擇非類固醇抗炎藥或具有保護神經髓鞘功能的營養神經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 Loxoprofen 、塞來昔布、消炎痛栓、 Etoricoxib 等,並根據藥物決定使用方式,如口服、塞肛。

椎間盤突出的物理治療方法有哪些?

椎間盤突出手術後遺症有哪些?

腰椎手術後多久可以洗澡?

下樓梯腳會抖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椎間盤突出是用中醫治療還是西醫治療好?

張* 醫師#2

腰椎手術現在越來越多,術後很多病人會出現腿麻、腳麻,這時要充分評估術前因素。

如果術前不麻,術後麻,可能是致壓物造成,包括螺釘、血腫。如果是術前、術後都麻,則需要評估麻木有無加重或減輕。如果麻木嚴重,考慮致壓物沒有徹底解除,造成神經根損傷,神經牽拉傷。如果拍片顯示致壓物解除徹底,需要進行營養神經的保守治療,病人在術後2-3個月時會進行CT或者磁共振複查,充分評估病人致壓物和脊椎融合情況。病人如果還是麻木,需要進行保守治療。如果壓迫厲害,或者殘餘壓迫,可以選擇在微創手術孔鏡下進行徹底減壓,或者再手術。

余國* 醫師#3

椎間盤突出症手術後出現腳麻,可能要持續3-6個月,隨著時間的推移可逐漸消失,病人不用擔心。也可以口服營養神經類的藥物,促進神經的恢復。如果腳麻持續時間超過六個月以上,可以到門診找骨科專業的醫生進行諮詢,進一步檢查,明確診斷,必要時還需進一步治療。

椎間盤突出症手術後表現為腳麻在臨床上較為多見,很多病人在手術前主要表現為腿痛,無腳麻的感覺,但是術後出現了腳麻,這是一個正常的現象。在臨床中,病人對疼痛的感覺非常敏感,做完手術之後,對疼痛的緩解立竿見影,但是腳麻會隨之而表現出來,主要是因為椎間盤突出症的壓迫神經的時候,同時表現為神經的髓鞘的損傷,手術消除神經壓迫後,馬上表現為腳麻等神經髓鞘的症狀。

黃開* 醫師#4

椎間盤突出手術的目的是解除對神經的壓迫,可以通過去除一部分骨質和神經減壓恢復椎管口徑,解除神經壓迫讓椎管或神經根管達到接近正常的生理結構。但初期局部壓迫或者造成神經的損傷沒辦法恢復,所以有部分病人手術後會出現仍然腳麻或其他的神經症狀。

壓迫造成的損傷除神經自身修復之外,也可以通過一些藥物或者輔助治療來加快修復。有些病人如果在治療過程中不能達到較好改善神經的效果,可以通過藥物治療,即營養神經的藥物,像維他命B1及甲鈷胺片等都對神經修復有效果。也可以用一些激素藥物,可以消除神經水腫,使神經得到恢復。但神經壓迫比較久或者壓迫比較重,造成神經缺血的時間比較長,出現神經繼發性改變,如神經萎縮、神經變性等遺留的後遺症,可能沒辦法恢復,病人會終生有此類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