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精神病藥通常不能停藥。精神病藥物主要用於治療思覺失調症、憂鬱症、焦慮症等精神心理疾病,可通過作用於中樞神經,調節和改善大腦皮層功能以及改善睡眠、情緒等,雖可在症狀減輕後維持一段時間,但如果病人一旦停藥,藥物又會重新回到治療精神疾病的作用,使病人出現藥物的戒斷反應,表現為激動、煩躁、失眠、顫抖等,從而加重病情,嚴重的可能會引起精神殘疾,因此吃了精神病藥一般不能停藥。
需要注意的是,精神病藥物在停藥時要注意逐漸減量,不能直接停藥,否則可能會引起戒斷反應,導致病情復發,建議病人在醫生指導下逐漸減量,並且在停藥前還要做全面的體檢,在醫生的指導下決定是否需要停藥。另外,病人在服用精神病藥物的同時,要注意避免攝入酒精、咖啡、濃茶等飲品,以免刺激中樞神經系統,誘發或加重病情。此外,服用精神病藥物的病人還要避免進行開車、操作儀器等工作,以免出現意外傷害。
這個不是絕對的,要看你具體所患疾病,根據疾病特點決定是否停藥,何時停藥。
精神疾病同醫學的其它分支學科一樣,有很多相對獨立的疾病,每一種疾病的症狀特點不同,易復發性也有所不同。比方說分離轉換障礙的病人很多出院後堅持兩到三個月服藥,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停藥。自行停藥的含義是自己決定何時停藥,可精神疾病的程度是非專業人士無法判斷的,由病人自行決定何時停藥本身就是兒戲。
一些更為嚴重的慢性精神疾病,比如思覺失調症需要長期服藥,連續復發多次的病人可能要終身服藥,這都是精神科多少代人總結出的經驗教訓。一些病人藥物依從性差,無法堅持服藥,所以精神疾病才會遷延難愈,反覆住院治療。
我們來明確一件事,精神科藥物通過控制各類型症狀,完全可以改善病人的認知功能,使病人重新回歸社會,所以精神科藥物是幫助精神病病人的朋友,只是這個朋友時間長了也會給我們帶來,一些苦惱。這就像我們的人生,苦難和收穫始終都在,但仍舊值得我們繼續前行,走出屬於我們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