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足主要是足弓出現塌陷,分柔性和僵硬性。足弓最常見的是縱弓,還有一個橫弓,主要在腳掌部位。扁平足塌陷之後,走路時間過久,會造成足底動靜脈和神經壓迫,會出現腳部疼痛。
腳部疼痛不是神經壓迫最主要的原因,更主要的原因是足底關節出現退變,出現足底異常負重,足底關節部位會出現異常磨損,比如正常的時候第一趾和第五趾著地,但是平足容易造成二、三、四趾出現異常負重,出現雞眼、腳墊,去掉之後還會生長,造成磨損、疼痛。平足會造成踝部和膝關節的負重力線出現異常,造成踝關節和膝關節疼痛。總體而言,下盤不穩會影響上盤,所以扁平足應該引起重視。
扁平足是臨床當中很常見的一類足部疾病,它往往是因為足部的足弓的消失,而使足變成扁平狀的樣子,把它命名為扁平足。
發生扁平足之後,因為整個足和下肢的力線出現了變化,首先會造成足部的疼痛,並且伴有活動時候的受限,還有腫脹等表現。
因為力線的變化,扁平足還會帶來相關聯的關節出現症狀,比如鄰近的踝關節、足趾關節,往上走,還有膝關節、髖關節,可能都會因為足弓以及下肢力線出現了偏移而導致疼痛,比如出現了初期的骨關節炎的表現。
對於扁平足儘量做到初期診斷、初期治療,這樣才能避免它對於足本身以周圍關節、器官帶來的次生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