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因為消化道發育還沒有成熟,功能不完善。尤其是賁門比較鬆弛,幽門又相對比較緊,這樣就容易吃了奶嘔吐。隨著年齡增大,消化道的肌肉發育逐漸完善,功能成熟以後這種吐奶症狀就會減輕。另外,餵奶的姿勢要正確,儘量不要把空氣吸進去,媽媽如果乳頭過大,或者乳頭有內陷,這種情況吃奶前一定要把乳頭向外拉一下,把乳頭完全塞到寶寶嘴巴裡頭再吸吮,不要把空氣吸進,空氣吸進去更容易吐奶。
還有就是吃奶不要吃得太飽了,一般吃個八成飽,然後把寶寶抱起來,扶在大人的肩膀,然後用手在他的背部從下往上輕輕拍一下,主要是把冷空氣排掉,讓他打個嗝,5-10分鐘後再右側臥位,這樣以後就減少吐奶。另外,吐奶很厲害,如果要是噴射狀的嘔吐,並且吐奶很頻繁、營養不好,或者有腹瀉,這種情況要及時的去到醫院就診。
新生寶寶吐奶多為生理反應,主要是新生寶寶身體發育尚不成熟,胃容量也較小,而且食道肌肉張力較低,賁門比較鬆弛,當攝入量較大時,食物就會上涌,從而發生吐奶的情況。還有餵養方式不當、餵奶的姿勢不正確,寶寶肚子受涼等也會引起新生寶寶生理性吐奶。
新生寶寶還可能因患有某種疾病,導致消化功能不好,食欲不振、精神狀態差、愛哭鬧等現象,這些現像容易引起寶寶出現吐奶的症狀。病理性吐奶的情況不多,如果吐奶頻繁而且量大,體重不增,或伴有腹脹、腹瀉、發熱等症狀,就要引起寶爸寶媽的注意了,要帶寶寶去醫院進行相關檢查,看看寶寶是否患有細菌感染或腸道性疾病,較常見的有胃食道逆流、細菌感染等。
在新生兒打嗝吐奶時,媽媽可以在每次哺乳後以45度角坐在椅子上,讓寶寶趴在胸前,呈心貼心的姿勢,頭部高過媽媽的肩膀,保持此姿勢靜坐15分鐘左右,幫助寶寶自行打嗝,將吃下去的空氣排出或者寶爸寶媽可以輕揉寶寶的小肚子,通過按摩的方式幫助寶寶消化,從而減少寶寶吐奶的情況。注意要在寶寶吃完奶至少半小時後進行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