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以為吃的好、營養豐富的大胖子才會得脂肪肝,所以就理所當然的認為脂肪肝的發生是由於營養過剩,真正的原因是這樣的嗎?其實不是的!營養過剩,脂肪堆積在身體中,帶來的是超重和肥胖;而脂肪肝則是由於過多的脂肪堆積在肝臟引起的。脂肪肝是怎樣發生的呢?哪些原因可以導致?
脂肪需要載脂蛋白才能完成體內代謝、運輸,機體發生營養不良時,由於攝入蛋白質不足從而載脂蛋白也隨之減少,如若不能及時將其運出肝臟,久而久之,形成脂肪肝。長時間大量飲酒的人也非常容易得脂肪肝,這是因為酒中所含有的乙醇可以損傷肝細胞,飲酒後食慾減退,由於食物攝入不夠,食物中的膽鹼量不足以將將三酸甘油脂清除掉,最終發生脂肪肝。長期飲酒者患上脂肪肝後,如果仍不戒酒,病情有可能會進一步惡化成酒精性肝硬化甚至肝癌。第二型糖尿病病人由於血糖控制較差且體重肥胖者更易患脂肪肝,所以應在專業醫生的降糖治療下,將血糖水平控制在穩定水平,積極干預生活方式,控制飲食,加強運動。
血脂異常也是脂肪肝的危險因素,如果血脂異常的人同時合併脂肪肝,輕度血脂異常應進行控制飲食和必要的體育運動,中重度血脂異常者如飲食加運動不能緩解時常常需要加用降脂藥。除此之外,某些藥物比如長期過量口服四環素以及巴比妥類藥物、接觸像砷、銀、汞等重金屬較頻繁者均可引起脂肪肝。
引起脂肪肝的原因有很多,臨床最常見的是肥胖性脂肪肝,因為肝臟脂肪的含量跟人體的體重成正比,可能30%-50%以上的肥胖病人都會有合併脂肪肝,如果重度的肥胖病人,可能會更高,50%以上都會合併有脂肪肝。所以,對於肥胖性脂肪肝的病人,只要把體重減下來,肝臟的脂肪也同樣會消失,能夠完全的恢復。
第二個是酒精性脂肪肝,喝酒的病人,有臨床數據顯示75%-90%以上的病人同樣合併有脂肪的變性,引起脂肪肝的原因還有快速的減肥,如過度的節食、快速的減體重,會引起機體的脂肪大量分解,消耗肝臟里的穀胱甘肽,使肝臟里的丙二醛,還有過氧化物大量的產生,損傷肝細胞,導致脂肪肝。營養不良也可引起脂肪肝,營養不良以後,肝臟合成的載脂蛋白會減少,這樣就會影響脂肪的運輸,沉積在肝臟引起脂肪肝。糖尿病也會引起肝臟的脂肪變性,特別是成年的糖尿病病人,50%以上都合併有脂肪肝。
另外,藥物也會引起脂肪肝,特別是四環素這類藥物,這些藥物可以抑制肝臟蛋白的合成,導致載脂蛋白的合成減少,肝內的脂肪不能通過和載脂蛋白的結合運輸到肝外,造成脂肪肝的形成。妊娠性脂肪肝是一個特別兇險的情況,病人很容易合併重度的肝病,甚至肝衰竭,造成死亡,所以妊娠脂肪肝是一個很兇險的臨床症候群。其他疾病同樣也會引起脂肪肝,如結核這些疾病,或者嚴重的感染等,這些可以影響肝細胞,影響蛋白的合成,造成脂肪在肝臟的沉積,導致脂肪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