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的治療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切勿偏聽偏信,以免貽誤病情。
高血壓包括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繼發性高血壓病因明確,積極治療基礎病後血壓常可恢復正常,一般不需要長期服用降壓藥物。而絕大多數原發性高血壓需要長期使用藥物,極少數可以通過生活方式干預來控制血壓。常見的繼發性高血壓如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腎動脈狹窄、急慢性腎炎等,經治療基礎病後血壓常可恢復正常。而對於新診斷的原發性高血壓,當血壓水平不超過160/100,且未合併有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腦中風等疾病時,可先僅進行生活方式干預,最多三個月,如血壓控制達標則可不予以藥物治療,如血壓仍未達標,則必須開始藥物治療。
原發性高血壓病人的生活方式干預需貫穿治療的始終,主要包括低鹽飲食、適當運動、控制體重、保持心態、戒菸限酒和規律作息。同時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藥物治療,藥物治療要個體化,優選長效製劑,同時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監測血壓,以長期平穩的控制血壓達標。希望大家正確認識高血壓,高血壓並不可怕,是可防可控的,重在正規治療,可以長期穩定的控制病情,減少併發症的出現。
絕大部分的高血壓病人需要長期,甚至終生地口服降血壓藥物,部分病人為繼發性高血壓,在原發疾病治癒、血壓改善之後,即可停用降血壓藥物。臨床中絕大部分的高血壓病人為原發性高血壓,即血壓升高與基因遺傳等因素具有密切的相關性。如果父母雙方中一方患有高血壓,子代將有較大的可能患高血壓。如果父母雙方均患有高血壓,子代患高血壓的概率將更大。出生之後基因無法改變,因此高血壓病人,尤其是原發性高血壓病人,不能完全、徹底地治癒,需要長期,甚至終生地口服降血壓藥物。
部分病人屬於繼發性高血壓,即血壓升高由於其他疾病引起,高血壓為此類疾病的臨床表現之一,例如甲狀腺功能亢進、嗜鉻細胞瘤、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以及甲狀腺功能亢進等。此時積極地治療原發疾病,將使血壓升高的情況得到緩解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