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檢查一直正常,突然被診斷為肝癌的病例還是比較多見的。有些人因為工作需要,經常應酬喝酒和加班熬夜。也知道飲酒有害身體健康,尤其傷肝。因此上,重視關肝臟健康狀況的人,每年都會進行肝功能檢查,多年來檢查結果都會顯示正常。突然在短期內發生肝區隱痛及腹部也會不舒服症狀時,要警惕發生肝癌的可能。
很多人可能都會存在這樣的認知誤區:肝功能檢查正常,就代表自己肝臟一定很健康!肝功能結果正常就真的代表肝臟完全健康嗎?其實不然,肝功能結果正常只能說明化驗指標是正常,不代表肝臟一定沒有患病,很多肝病初期病人肝功能都會正常,比如慢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甚至肝硬化、肝癌等嚴重疾病。這種情況發生的原因有兩個方面。
一方面,肝臟具有很強的代償能力,一部分肝細胞可以代替全部肝細胞的功能,健康人肝臟保留20%-30%也可以維持正常生命體徵。
另一方面,常規肝功能檢查檢測的是外周血中的轉胺酶、蛋白、膽紅素等,反映的是肝臟的合成、代謝、解毒、消化功能是否正常,並不能反映肝臟形態變化,更無法完全判斷肝硬化情況、癌症情況等。
因此上,對於肝癌高危人群,如有肝癌家族史、年齡大於40歲、長期大量飲酒等人群,最好定期進行全面、系統的檢查,尤其是重視肝癌的初期篩檢。
建議慢性B型肝炎感染者、脂肪肝、肝硬化等肝癌高危人群,除了肝功能檢查外,還要結合血清學腫瘤標誌物(AFP)、超音波、肝臟彈性、CT、磁振造影等檢查,或者採用cfDNA全基因組測序多維度肝癌早篩技術進行初期篩檢,幫助進行肝癌初期預警,實現早篩檢、早診斷、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