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健康

走路就氣喘心跳快是什麼原因?

李* 醫師#1

短暫步行後如果出現心悸,如心跳加速、氣短等症狀,則需要因人而異,根據不同人群分析問題。從成人角度分析,需要考慮心臟衰竭,心功能不全而導致的心慌、氣短、胸悶不適。在體位改變、休息、服用利尿劑以後,症狀即可得到緩解,則高度懷疑為心臟衰竭。這時病人可能需要去進行心臟超音波、檢測BNP等相關檢查,如果檢查結果可以支持心臟衰竭的診斷,這時可能要使用利尿劑、擴血管藥物以控制病人症狀。

還有一種情況是肺部疾病也會導致出現氣短、胸部不適,這種情況則多見於肺不張、喘息性支氣管炎、氣喘發作以及胸腔積水等疾病,此時病人需要進行胸部CT、肺功能檢查、血氣分析等檢查以明確診斷。待對症治療、病因去除以後,病人的症狀即可得到很好的緩解。

對於運動耐量特別低的人群而言,平時如果活動較少,運動以後便會出現症狀。對於這類人群應適當增加運動量,通過提高肺活量,增加運動耐量而緩解症狀。

心臟衰竭末期症狀有哪些?呼吸困難,下肢水腫

一般老人家打強心針可以挺多久?

為什麼平躺心臟不舒服?

什麼是舒張性心臟衰竭?診斷標準是什麼?

心臟衰竭引起的水腫怎麼辦?

章文* 醫師#2

如果出現走幾步路心跳加速、氣喘的症狀,考慮有可能是存在心臟衰竭,建議病人可以檢查心臟都卜勒超音波以及BNP,尤其對於出現以上異常並且伴有下肢水腫的病人,高度考慮是由於心臟衰竭所引發的。

除此之外,還要進一步排除病人是否存在心肌炎或者肺部感染、肺部占位等問題,建議可以檢查肺CT、心電圖、血液常規,必要時還可以檢查動態心電圖,有助於評估病人在不舒服症狀發作的時候,是否出現心肌缺氧或者心律失常,可以更好的評估平均心率大概是多少。如果是由於心臟衰竭所引發的,就要結合利尿、擴血管等對症支持治療。

金美* 醫師#3

走路就會氣喘要根據發生人群、氣喘的原因、症狀等具體分析。首先要看發病人群,如果是老人,可能隨著年齡增長、肺功能下降、氣道情況不是很好,出現活動後或走路後氣喘,這是正常的生理反應。如果是年輕人出現活動後或走路後氣喘,就要著重提起注意,而且走路後氣喘,要看走路的時間,走50-60米就開始氣喘是不正常,走一萬步之後開始出現氣喘是正常現象,具體要看走路走了多長時間發生的氣喘。

還要判斷氣喘是否還有其它的表現,有沒有胸悶、胸痛。如果氣喘的同時伴有胸口尤其是左胸部前胸壁胸悶、胸痛,考慮可能存在心血管疾患。如果頻繁總是發生,建議到醫院做心電圖或心肌酵素檢查,甚至要做冠狀動脈CTA檢查,除外是否有冠心病的表現。

還有一種情況會出現活動後氣喘,就是支氣管炎或支氣管氣喘也會出現活動後氣喘。活動後氣喘有時候還會出現肺部喘鳴音,提示存在喘性支管炎或者支氣管氣喘,建議馬上到醫院找相關呼吸科醫生進行確診,看是否肺部有哮鳴音或伴隨喘鳴音,要做進一步的醫學綜合分析。

陳志* 醫師#4

病人走路時出現心慌、喘不過氣、無力等症狀時,可能與心肺功能不全有關。若病人存在心臟疾病或呼吸系統的疾病,可能會影響心臟的泵血功能,包括收縮功能以及舒張功能。若呼吸系統疾病影響病人的肺通氣與換氣功能,則心肺儲備功能下降後,病人在活動時則會出現活動耐量下降,出現胸悶、氣短、心慌、無力等表現。

當病人出現症狀時需進行較好的評估,常存在器質性疾病。若老人存在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或長期吸菸,則易患心血管疾病。對於長期吸菸以及反覆咳嗽、咳痰,或存在支氣管氣喘、過敏的病人,可能會隨著病程的延長出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肺氣腫,均可導致心肺功能不全而引起與活動相關的症狀。對於較年輕的人群,若不存在上述危險因素但平時活動較少,無法使心肺得到鍛煉,在增加活動量也可能出現類似的症狀,但可能並非器質性的心肺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