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條件改善,耳朵進蟲子的情況較少,大部分進蟲子的主要有兩種,即蟑螂、蚊子。耳朵進蟲子比較難受,因為蟲子會爬動,而且相對於外界環境,外耳道屬於溫暖的環境,所以蟲子會向內爬。
因為外耳道深部是耳膜,蟲子一旦接觸到耳膜,會出現嘩啦的異常聲音,而且耳膜一旦受刺激,疼痛會非常劇烈。出現以上這種情況,建議及時到醫院耳鼻喉科的急診就診,因為受到再嚴重的損傷,可能會造成耳膜損傷。
如果無法及時前往醫院,可以及時向耳道內滴入水、香油這類的液體,向耳朵內灌一些水性物體,讓蟲子不再繼續活動。雖然蟲子無法爬出,但至少不會刺激耳膜,疼痛也會減輕,不會造成進一步的耳膜損傷。最後還是要前往醫院處理,因為蟲子不會自己爬出來。
耳朵進蟲子屬於耳道異物症狀,蟲子進入到耳道內會對耳道黏膜及神經造成一定的刺激,從而會引發各種耳部不適症狀,需及時將耳道內蟲子取出。
耳朵進蟲子主要考慮與工作、生活環境比較惡劣有關,尤其是蚊蟲較多時,並沒有採取防蚊防蟲等措施,均有可能導致蟲子進入耳道內。耳朵進蟲子後可在短時間內出現耳道內蟻行感、耳部搔癢等不適症狀。隨著蟲子爬行或撕咬,對於耳道皮膚造成刺激,有可能會引發耳脹、耳痛等臨床表現,當蟲子刺激耳膜時,還有可能引發耳鳴的症狀。
耳朵進蟲子後,建議及時將頭歪向患側,利用重力將蟲子引出來,如果蟲子沒有出來,應立即進入到昏暗的房間中,使用手電筒照射耳孔,在昆蟲趨光性的作用下,蟲子有可能會自行爬出體外。若上述方法效果不佳,則需要及時就診耳鼻喉科,醫生可通過耳道沖洗法將耳道內的蟲子衝出體外,或藉助耳內鏡的觀察使用耳內鏡前端的鉗取器或吸引器將蟲子取出體外。
若耳內鏡檢查過程中發現耳道黏膜已經出現較為明顯的受損情況,建議將蟲子取出體外後,還需遵醫囑常規口服阿莫西林、 Cefixime 等藥物,並聯合氧氟沙星滴耳液、鹽酸 Lomefloxacin 滴耳液等抗生素類藥物來預防或治療耳道黏膜感染。此外,當耳朵進蟲子後應避免用耳勺挖耳朵,以免將蟲子推向耳道深處,還可能會損傷耳道皮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