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嘩嘩響卻掏不出東西,多數原因是和耳道深部有少許耳垢有關,這些耳垢靠耳膜比較近或直接貼附在耳膜上,在頭部活動或者身體運動時,這些耳垢就會與耳膜碰撞或者摩擦,產生耳朵嘩嘩響的感覺;或者耳道內有異物,比如頭髮渣碰觸耳膜,也會產生嘩嘩響的感覺。
最好的辦法是去找醫生檢查,清理外耳道,一般就可以解決問題。如果臨時不能去醫院,可以用碳酸氫鈉滴耳液滴耳,一般可以將少許耳垢溶化,然後就會從耳膜的附著處溶解,流出外耳道,一般可以解決問題。
如果滴耳朵後,症狀逐漸緩解、消失,就沒事了,可能就能避免去醫院。但如果持續不好,還是要去醫院,因為如果耳垢比較大,有時不能完全溶解流出,就需要到醫院找醫生,用水將外耳道內的耳垢沖洗乾淨,或者用吸引器吸引清除。
另外,如果有頭髮等異物,也只有找醫生取出,然後就能解決問題,應該不是大問題。
耳朵嘩啦嘩啦響還挖不到,主要是由於耳道內耳垢脫落,沒有及時排出所致。用手指清理耳道口,通常難以將耳中耳垢完全清除,嘩啦嘩啦的聲音仍會持續存在。此時可用細長棉棒蘸取75%酒精,伸入至耳朵深部將耳垢帶出。若耳垢碎屑比較小,難以取出,此時需到醫院找醫生用專業的工具,如耳科吸引器將脫落的小耳垢屑吸出,由此可緩解症狀。病人用掏耳勺粗暴清理耳朵,可能無法觀察耳垢碎屑,甚至損傷外耳道皮膚,屬於不科學、不嚴謹做法,應儘量避免。
耳垢為外耳道耳垢腺分泌的物質,對外耳道皮膚具有保護作用。通常情況下隨著咀嚼或吞咽動作,引起耳道周圍肌肉運動,耳垢可自行脫落。有時耳垢脫落到耳道內且沒有及時排出,在晃頭或運動時可敲擊耳膜產生嘩啦嘩啦的響聲。
耳朵裡面嘩啦啦響的常見原因如下:
如果碎的耳垢在耳朵里來回滾動刺激耳膜,病人則會聽到耳朵里有嘩啦啦的響聲。神經性耳鳴通常是由於睡眠不好或情緒緊張、焦慮引起的耳鳴,主要和睡眠有關,但是聽力檢查沒有問題。
如果出現耳朵嘩嘩響,需要對病人進行耳道以及聽力學方面的檢查,檢查病人的耳道內是否有耳垢。如果有碎的耳垢,可以對耳垢進行沖洗,衝出來以後,症狀立刻可以得到緩解。但如果不是立刻的原因,則有可能是神經性耳鳴引起,此類病人需要口服營養神經、安神以及改善循環的藥物。並且病人應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避免噪音,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神經性耳鳴的症狀則會得到控制。
而在治療期間,病人應避免長時間處於嘈雜的環境,並且需要保持情緒的穩定和良好的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