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息肉切除術後,病人應該進食含低纖維素,富有營養的食物。
病人應該進食富含蛋白質和血紅素鐵的食物,如瘦肉,魚肉,雞蛋類,黑木耳等食物。有明顯的腹脹症狀時,要儘量少吃容易產生脹氣的食物,如洋蔥,蘿蔔,地瓜,馬鈴薯,豆製品等。
胃息肉切除術後,胃黏膜的功能還尚未完全恢復,病人應該進行規律飲食,定時進餐,少食多餐,不宜過飽,進食要細嚼慢咽,磨碎食物可以充分與胃液混合,減少食物對胃黏膜的損傷和刺激,有利於消化和吸收。
病人應該避免刺激辛辣性的食物,如芥末,辣椒等,這些都會損傷胃黏膜,刺激胃液分泌,加重胃痛症狀。避免暴飲暴食,食用生冷,粗糙,油膩,醃製的食物。
手術結束後,病人應該遵醫囑正確用藥,合理安排飲食與作息時間,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以便病情恢復。
胃息肉切除以後的飲食注意事項,主要包括進食流質或半流質飲食,還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具體如下:
第一、術後初期1-2天通常提倡流質或半流質飲食,比如牛奶、稀飯、爛麵條。2-3天以後如果沒有任何異常,可以考慮逐步過渡半流質,甚至低脂軟食。一般到一週以後,才可以進食普食。
第二、需要避免進食過於油膩、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及干硬的食物。
因為目前胃息肉手術通常是在內鏡下切除,切除面在黏膜和黏膜下層,組織癒合在1-2天左右,尤其48小時以後才能形成纖維結締組織。初期時需要進食流質或者半流質,避免胃蠕動收縮過強,導致創面裂開、出血,甚至穿孔。組織纖維結締組織形成以後,一週左右才能牢固,所以一週左右儘量進食半流質,避免過於油膩、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加重胃的負擔,導致胃收縮增強,引起局部創面的裂開、出血,甚至穿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