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鼻竇炎如果抗炎效果非常好,一般在1週到10天症狀能夠完全得到控制。急性鼻竇炎通常繼發於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會有發熱、頭痛明顯、流黃鼻涕、鼻塞,以及臉部及頭部可有悶脹感,壓痛非常明顯。
通常會給予抗生素進行口服,如頭孢類、阿奇黴素類或喹諾酮類的抗生素。同時局部要給予激素類藥物進行噴鼻,如內舒拿(糠酸莫米松鼻噴霧劑)、輔舒良( Fluticasone 鼻噴霧劑)、雷諾考特(布地奈德鼻噴霧劑)等。
鼻塞要給予鼻減充血劑,如麻黃素或達芬霖( Oxymetazoline 噴霧劑)進行噴鼻。同時要給予鼻用生理鹽水或海水進行鼻腔沖洗以及鼻腔噴霧。經過上述治療,病人通常一般在1週到10天,症狀逐漸緩解以至痊癒。
只有少部分病人由於治療不及時或者用藥效果不好,急性鼻竇炎遷延不愈而形成慢性鼻竇炎,出現頭昏、乏力、鼻腔長期流黃鼻涕等情況,此時通常多數病人可能需要手術治療。
如果急性鼻竇炎炎症反應較輕,膿涕較少時,可以選擇生理性海水鼻腔噴霧器。炎症反應較為嚴重,鼻腔鼻竇內膿涕較多時,需使用鼻腔沖洗器進行鼻腔沖洗,將生理鹽水加入鼻腔沖洗器,緩解局部炎症反應。另外,可以使用呋麻滴鼻液、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鼻噴霧劑等藥物,作用於鼻黏膜表面,緩解局部腫脹現象。
可以口服克拉黴素緩釋片、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分散片、頭孢地尼分散片等抗生素類藥物,或搭配普賴鬆、 Methylprednisolone 等糖皮質類固醇藥物,積極減輕鼻腔鼻竇黏膜腫脹。
當病人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時,可以通過鼻竇置換療法、上頜竇穿刺沖洗術等,緩解局部炎症現象。必要時可通過鼻內鏡手術,清理局部病變,根除急性鼻竇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