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內壓(ICP)的監測方法有腰椎穿刺測壓、顱內壓監測等,出現顱內壓升高等異常,要及時前醫院就診。
腰椎穿刺測壓:腰椎穿刺測壓是臨床常用的監測顱內壓的方式,對器械的依賴程度較低,適用範圍較廣。需要注意懷疑顱內壓升高、休克、衰竭或瀕危狀態、局部皮膚有炎症、穿刺點附近脊柱有結核病灶或顱後窩有占位性病變者等情況禁忌行該操作。
顱內壓監測:包括經腦室穿刺置引流管外接光纖換能器測壓、腦實質測壓等方式。監測的位置可以是腦室內、腦實質內、硬腦膜下、蜘蛛網膜下腔及硬腦膜外,應用最多的是腦室內和腦實質內。其中腦室測壓不但可以進行ICP監測,而且可以通過引流腦脊髓液達到治療增高的ICP作用,但在腦嚴重腫脹時腦室穿刺困難,因此要結合病情選擇監測位置。
出現顱內壓異常或顱內壓異常的表現如頭痛、嘔吐等,要及時前往醫院就診,以免貽誤病情。
顱內壓的檢查包括有創顱內壓檢查和無創顱內壓檢查。
有創的顱內壓檢查是進行腰椎穿刺,需要在神經科的專科門診或者是病房進行檢查。病人一般是取側臥位,屈髖屈膝,進行腰椎穿刺以後接腦壓管來進行檢查,做完腰椎穿刺以後還要求病人去枕平臥6-8個小時以後起床,然後要多飲水,預防低顱內壓頭痛的發生。
無創顱內壓檢查有顱內壓的檢測儀,是通過安放電極或者探頭來進行檢測,無創顱內壓檢測病人的痛苦比較小。還有一種比較簡易的方法,顱內壓升高通常會引起眼壓的增高,這個時候可以雙手指按壓眼球,根據眼球的韌度來判斷是否有顱內壓的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