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灼熱症候群是口腔科的常見病,因為沒有明顯的臨床損害體徵,客觀檢查什麼都發現不了,而且病因也不是很明確,確實也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一般病人就醫時期望值特高,看完以後又覺得特別失望,所以很重要的是給病人講解清楚,這種慢性疼痛疾病不會加重和惡化,這不是癌症,經過認真解釋,很多病人能夠放平心態,有時就能夠好轉。
但是完全治癒、完全恢復有一定困難,因為本身沒有客觀疾病,如焦慮、憂鬱,假設找到了明確病因,治療了焦慮、憂鬱,口腔情況就會好轉,因為它是一個身心疾病,受心理因素的影響非常大,這些病人主要是主觀因素,如果能夠積極治療疾病,去除原本因素,病人也能夠好轉。所以治療這種疾病不僅僅限於口腔科,其實還需要內科、神經科、心理科、疼痛科多科聯合治療,所以該疾病比較複雜,預後也不太一樣。
口腔灼熱症候群可以先看口腔科,如果是精神因素引起的,可以轉診精神科診療。
口腔灼熱症候群自然病程7-8年,主要表現為嘴唇、舌頭或頰黏膜、上顎等部位,尤其是長有黏膜的部位,會出現發熱不適、口乾、特別乾燥,並且有疼痛的感覺。因為沒有客觀的疾病,只能局部對症治療,如燒灼痛,可能給漱口水或局部治療。如果有精神相關的因素,如焦慮、憂鬱和疼痛等軀體化症狀,常用的是針對精神因素的治療,如維他命B2、維他命B1和維他命B12,維他命這類藥物,有一定的神經調節的作用。
對於篩選出來確實有中重度憂鬱或焦慮的病人,建議到精神心理科就診,由精神科醫生治療。其實這種病人治療效果比較好,疾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之後,口腔症狀也就隨之消失了。
如果沒有這些症狀,自然病程比較長,因為沒有明確疾病,看不見明確疾病,也沒有非常有效的藥物,只能做一些調節。中醫可能有一些調節方法,也可以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