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洗鼻子時導致外耳道進水,可以通過單足跳動法、活動外耳道法、外耳道清理法處理。
如果在洗鼻子時操作不當,使水經耳咽管到達中耳腔,可以通過拽耳垂、揉耳屏,或者捏鼻鼓氣等動作,促進中耳腔內的水排入鼻腔。但是,如果通過以上措施處理後,病人的中耳腔內仍有積水,建議病人及時到正規醫院的耳鼻喉科就診,由醫生進行專業的處理。
清理外耳道內的積水
1、單足跳動法,即把頭歪向患側,令耳孔朝下,並用同側的腳單腳原地連跳幾次,借用水的重力作用,可以使水流出外耳道。
2、活動外耳道法,即連續用手掌壓迫耳屏、用手指牽拉耳廓、重複做張口動作、活動顳頜關節等,均可使外耳道皮膚不斷活動,或改變水屏障的穩定性,從而促進水從外耳道流出。
3、外耳道清理法,即用潔淨的細棉棒探入外耳道,以吸出外耳道內的水。
清理中耳腔內的積水
1、拽耳垂、揉耳屏,可以促使耳咽管活動,從而將中耳腔內的水排入鼻腔。
2、捏鼻鼓氣,即病人先深吸一口氣,然後緊閉口腔、捏緊鼻翼,並向鼻腔內鼓氣,可以使耳咽管暫時開放,從而促進中耳腔內的水經耳咽管排出。
3、臨床治療。醫生會給予病人鼻用減充血劑、桉檸蒎腸溶軟膠囊,必要時,醫生還會考慮通過耳膜穿刺術來引流中耳腔內的積水,從而防止分泌性中耳炎等疾病的發生。
需要注意的是,對於有沖洗鼻腔需求的病人來說,在洗鼻子時,切勿用力過猛,以防止鼻腔黏膜受損,或者沖洗液進入中耳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