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脫垂原因很多,其中妊娠以及分娩是最常見的原因。多次妊娠以及分娩,發病率會隨之增加。妊娠是腹壓增加的過程,分娩時在產道受壓壓迫,也會出現子宮脫垂髮生率增加。有些產婦認為剖腹產會減少子宮脫垂的發生,或者不發生子宮脫垂,實際剖腹產的孕產婦同樣可能發生子宮脫垂。
還有隨著年齡增長,特別是在停經以後,支持女性盆底的肌肉以及韌帶出現萎縮,子宮脫垂的發生率會增加。在我們國家,隨著預期壽命的延長,發生子宮脫垂的機會會增加。
其它原因例如慢性咳嗽、慢性便秘以及肥胖等等,都可以導致腹腔內壓力增加,反覆的腹腔內壓力增加,壓力會作用在女性盆底肌上,長期受壓,盆底肌肉也會鬆弛,導致子宮脫垂的發生。
子宮脫垂是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主要是由於骨盆腔的筋膜、韌帶、肌肉鬆弛薄弱後對子宮的支撐力量減弱所致,分娩損傷是子宮脫垂的主要的原因。分娩時,尤其是難產、第二產程延長、陰道手術助產等容易造成子宮頸、子宮頸韌帶、盆底肌肉的損傷,如果分娩後支撐的組織沒有完全恢復正常就容易發生子宮脫垂。慢性便秘、咳嗽,還有腹水或者肥胖型的病人都可能使腹壓增加而使子宮脫垂。
先天性發育異常的孕產婦也可能會發生子宮脫垂,主要是因為生殖器官的支撐組織發育不良所致。營養嚴重缺乏的時候可以導致肌肉的萎縮、骨盆腔內的筋膜鬆弛,從而失去對子宮的支持作用,因為營養不良造成子宮脫垂的病人常常也伴有胃下垂、腹壁鬆弛等症狀。
衰老也是引起子宮脫垂的因素,衰老女性的卵巢功能減退會導致雌激素分泌減少,使盆底的支持組織變得薄弱、鬆弛,也容易發生子宮脫垂或者使原來脫垂的程度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