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尿後如果出現血尿,要根據血尿的程度來決定處理的方案,如果血尿很輕,尿色淡紅,呈洗肉水樣,通常不需要特殊處理,只要注意多喝水就可以,因為導尿有可能會碰傷到尿道、攝護腺或者膀胱的黏膜,這時候少量出血,一般都會很快自止,所以不需要處理。但是如果尿色深紅或者是鮮紅,出血量比較大,建議進行膀胱沖洗,然後將水囊打大,壓迫到膀胱頸的部位,封閉後尿道,這樣的話可以減少出血。
膀胱沖洗的目的主要是將膀胱內殘餘的血衝出,防止結成血塊而阻塞導尿管。即使這樣如果還是不能止血,可以靜脈應用一些止血的藥物,或者口服一些止血藥物,嚴重時甚至需要手術來進行止血。如果病人平時在口服一些抗凝或者是抗血小板藥物,出現血尿時也建議暫停,以免加重出血。
插導尿管出血在臨床上非常常見,這是由於插導尿管後,尿管與攝護腺和膀胱表面的黏膜摩擦,造成表淺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插導尿管後出血,最常見於攝護腺肥大的病人,特別是那些攝護腺體積較大,攝護腺突入膀胱的病人,插入導尿管後尿管與攝護腺摩擦,造成攝護腺表面的血管破裂,引起不同程度的出血。
輕度的出血僅僅表現為尿液顏色淡粉或者發紅,通過多飲水、口服消炎藥,即可緩解。但是也有些病人會出現明顯的肉眼血尿,甚至伴有血塊,這個時候需要緊急到醫院,根據醫生的建議進行對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