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管拔了尿失禁的治療方法有增加盆底功能鍛煉。
長期帶尿管的病人,由於尿管相當於人體異物,會合併異物相關性尿道炎症。拔完尿管後常見臨床症狀為頻尿、急尿、尿痛及小腹墜脹。一般進行對症治療包括保持清淡飲食,多飲水,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不抽菸不喝酒,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注意保暖防寒;並且多飲水,三天左右即可恢復。
另外一部分病人,由於拔尿管時,尿管摩擦尿道,出現尿道黏膜的擦傷,從而出現排尿刺痛,該症狀屬於尿道損傷引起。尿道可分為黏膜、黏膜下層和肌層等三層結構,尿道黏膜的擦傷僅僅局限於黏膜和黏膜下層,一般通過保守治療,多飲水,3天左右即可恢復。當剛拔除尿管後,部分病人由於尿管的擴張作用會出現暫時性的尿失禁,此時只要進行盆底肌肉功能恢復鍛煉,積極進行縮肛運動就能儘快糾正尿失禁。
當導尿管拔除後出現尿失禁,需要根據具體的情況來具體分析。如果是行尿道手術,如攝護腺的手術、膀胱頸部的手術,術後留置尿管,拔除尿管後出現尿失禁,則要考慮是否因手術過程中損傷尿道括約肌,而造成尿道括約肌關閉不全出現尿失禁。需要進一步地行尿道鏡檢查,如存在括約肌損傷、撕裂,則尿失禁可能為永久性尿失禁,需要人工植入括約肌來達到控尿目的。
如果是因為各種原因,如手術前術前準備常規留置尿管,則術後可能會出現短時間的急迫性尿失禁,即尿道出現導尿後出現暫時性的充血、水腫,當病人膀胱內存儲尿液時,膀胱內存貯尿液,出現尿意極其強烈而發生急迫型的尿失禁。此種情況不存在尿道括約肌損傷,一般都為短期出現,拔除尿管後給予抗感染治療、口服消炎藥物,水腫減輕後,尿失禁自然可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