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健康

胃切除手術後的飲食營養如何照顧?

黃* 醫師#1

胃部是食物消化的重要部位,當胃部出現腫瘤、穿孔或者出血等疾病時候就可能需要胃部切除術,由於胃部切除後就可能造成食物消化障礙,如果此時沒有改變飲食習慣或者沒有通過其他途徑補充營養物質就可能造成機體吸收營養物質不足,長期營養物質補充不足就可能性造成營養不良。

為了避免出現營養不良術後需要通過靜脈進行營養支持或者給予腸內營養支持,平時還可以通過抽血化驗白蛋白等來評估營養狀態,如果白蛋白正常就說明營養支持是足夠的,如果白蛋白偏低就需要增加營養支持。

胃切除後需要長期吃流食嗎?

胃癌全胃切除手術後存活率是多少?

李冬* 醫師#2

胃切除後需要注意以下方面的飲食和保養:

第一、短時間內應避免飲用含有酒精的飲品,例如紅酒、白酒、啤酒等,因為酒精可能會導致胃出現糜爛,而引起疼痛等不適症狀,有時還容易導致胃出血。

第二、儘量不要吃醃製食品,同時也不要吃過於油膩的食物,對胃的恢復都有害。

第三、可適當攝入富含維他命的水果和新鮮的綠色蔬菜,並適當攝入低脂肪的優質蛋白,常見的有新鮮的魚肉和蝦肉,以及較瘦的牛肉和羊肉等,都有助於胃部的恢復。

第四、不要做過於劇烈的運動,因為過於劇烈運動可能會導致受傷,同時不利於胃的恢復。

其他的飲食和注意事項,需要完善相關檢查後向主管醫師進行諮詢。

胡靜* 醫師#3

胃這個器官僅僅只是消化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人的消化系統包含了從口腔開始到胃、肝、膽囊、小腸、結直腸等一整套器官,這些器官組合在一起執行身體的消化功能。胃承擔的主要功能是存儲、研磨和初步消化功能,因此如果切除胃,身體消化系統損失的就是這些功能。有胃存在的時候,每天三頓,每次可以吃兩大碗飯,胃被切除後,存儲的功能只能由剩下的小部分胃或者空腸來完成,為了彌補存儲的功能缺陷,就要換成小碗,然後每天進食6-8次,這就被稱為少食多餐,就是採用少量多次的進食方法完成進食,通過進食次數來補足總的進食量。那麼,做了胃切除手術後,該如何注意飲食呢?

術後的初期,對飲食有嚴格的要求,要由流質飲食逐漸過渡到半流質飲食,然後過渡到普通膳食,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則,飲食需要清淡、稀軟、易消化,適當多攝入高蛋白食物,如魚、蝦、瘦肉等,肉類要一開始要做成軟泥半流食狀,慢慢的過渡到泥狀半流食性狀,再逐漸過渡到普通的碎顆粒狀,到大顆粒狀,少量多次進食原則。

李* 醫師#4

人體營養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腸而不是胃,即使全胃切除也能吃飯補充營養。

無論是行全胃切除還是胃次全切除的病人,胃癌術後都需要經歷禁食-少量飲水-清流質-流質-半流質-普食的過程。一般病人在能流質飲食時就可以出院。因此,在病人術後住院期間,全胃切除還是胃次全切除的病人術後飲食是沒有區別的。出院之後,胃次全切除病人由於保留了部分胃,消化功能恢復較快,大約在3個月左右就能逐步從流質恢復至普食,飲食與正常人無異;但是全胃切除病人,由於失去了胃的消化和儲存功能,需要少食多餐,讓小腸逐漸代償適應部分消化功能,雖然最後也能逐步恢復到正常飲食,但需要的時間一般比留胃的病人要相對長一點,但是營養吸收能力與留胃病人一樣的。這是因為人類食物的營養吸收主要器官是小腸,而胃最主要的功能是研磨消化食物,全胃切除並不影響營養吸收功能。

當然,外科醫生在手術時,能保留部分胃時都會儘量保留,因為胃還有分泌維他命B12和葉酸的功能,部分全胃切除病人會因維他命B12和葉酸缺乏引起貧血。因此,全胃切除病人術後複查時要定期檢測維他命B12和葉酸水平,避免貧血的發生。

郭* 醫師#5

做了胃全部切除手術之後,胃是不會再重新長出來的,體內部分小腸會在一段時間之後進行相應擴張,替代胃的部分功能,這類病人日常生活中消化能力會比較差,所以,需要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黏性較大、難消化的食物,也需要忌菸酒。因為胃腸消化功能需要慢慢恢復,一般需要2年左右病人才可以進食正常人的食量。如果胃部分手術切除,剩餘的胃會逐漸慢慢擴張,恢復部分胃的消化功能。胃全切除的病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出現腹瀉的情況,所以,胃全切的病人要注意日常的飲食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