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是每個女人一生中都要經歷的事情,也是一件危險又幸福的事情,妊娠期間伴隨著宮內胎兒越來越大,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妊娠期糖尿病就很常見。
妊娠期的糖尿病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妊娠之前本身就患有糖尿病,這種情況叫做糖尿病妊娠;一種是妊娠之前血糖正常,妊娠之後才患有的糖尿病,這種叫做妊娠期糖尿病。一般情況下,妊娠期糖尿病病人在分娩之後,血糖也會隨之恢復正常。那麼,妊娠期糖尿病是怎麼得的呢?
胎兒在孕婦的肚子中,只要依靠胎盤通過的葡萄糖來提供能量,在妊娠前期和中期,隨著胎兒的生長,所需要的能量也會越來越多,此時孕婦很少出現血糖高的情況,並且有可能出現低血糖及酮酸中毒的症狀,也需要引起大家注意。但是到了妊娠後期,孕婦體內激素分泌開始旺盛,胎盤升乳素、孕酮、皮質醇激素等都具有抵抗胰島素的作用,使血糖升高,孕婦需要分泌更多的胰島素來維持血糖平衡。此時如果孕婦胰島分泌功能有限,胰島素分泌不足,就會導致妊娠期糖尿病。此外,妊娠期糖尿病病人易出現外陰搔癢、反覆的念珠菌感染,胎兒也會受到影響。而且病人的胎兒很多都會偏大,羊水也比正常人多。
但總的來說,雖然妊娠期糖尿病病人大多都有一些隱性糖尿病的徵象,但分娩過後血糖大多可以恢復到正常,值得注意的是,有過此病病史的人要注意自己的血糖水平,適當控制飲食,預防糖尿病的發生。
妊娠期糖尿病在生產後,大多會恢復血糖,會逐漸降為一個正常的狀態,但是會有少部分的人群因為基因問題或者胰島功能比較差,產後會轉化為一個持續性的糖尿病狀態,有的表現為第二型糖尿病。
而且臨床上相關數據統計,即便妊娠期糖尿病在產後恢復到正常,但是在病人50歲以上高齡之後,再發生糖尿病、高血壓和心臟病的機率也會增加,這是屬於一類基因跟遺傳問題。
因此,如果病人有妊娠期糖尿病的病史,在分娩以後一定要定期監測血糖來評估身體狀況。血糖降為正常之後,40歲以後也需要每年做正規體檢篩檢,一些基礎病提早發現,早干預、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