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血管鈣化多半是在血管動脈粥狀硬化的基礎之上,出現鈣質的沉積,從而出現鈣化的表現。鈣化有可能是病理性鈣化,也可能是老化時的表現,具體要根據鈣化的程度和範圍進行判斷。
如果血管出現較大範圍的鈣化,且鈣化會凸向血管內部,對血管的血流造成一定的影響和阻塞,則其屬於病理性鈣化,多半是在動脈粥狀硬化的基礎之上發展而成,只是該斑塊是鈣化斑塊,而並非所謂的軟斑塊。即在斑塊形成的過程中,其鈣質沉積更為突出,從而形成比較堅硬的鈣化斑塊。此類血管需要將其打通,如通過旋磨的方式將鈣化儘量減輕。
如果在主動脈或者冠狀動脈上,出現散在的鈣化斑點,但並未影響整個血管的血流通暢,可能是隨著年齡增大,鈣質沉積的老化表現,而非病理性改變,不一定要做特殊的處理。
心血管鈣化斑塊通常指心血管發生動脈粥狀硬化,常見於影像學檢查時的結果,如CT、X線片等,需要積極採取治療。
心血管鈣化斑塊形成的原因與年齡、性別、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以及肥胖、吸菸等因素有關。以上多重因素綜合作用於血管內皮,使血管內皮受損,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等在受損內皮下沉積,使心血管發生動脈粥狀硬化,並逐漸形成斑塊,斑塊中的鈣質沉積形成心血管鈣化斑塊,心血管鈣化斑塊逐漸進展可使血管腔發生狹窄,甚至阻塞,使病人出現心臟供血不足,從而表現為胸悶、氣短、胸痛等心肌缺氧的症狀。
存在心血管鈣化斑塊的病人可以遵醫囑服用他汀類藥物治療,如 Atorvastatin 、 Rosuvastatin 等,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和膽固醇的水平,同時還可起到穩定動脈粥狀硬化斑塊、預防心血管鈣化斑塊破裂的作用。此外,可以遵醫囑服用阿斯匹靈、保栓通等抗血小板聚集、預防血栓形成的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