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便血、大便習慣改變、糞便形狀改變、里急後重等,是大腸癌相對早出現的症狀,多以黏液血便、膿血便為主,便血量、顏色和腫瘤部位相關,若病變距肛門越近,血色鮮紅,有時血便分離。
當腸道腫瘤體積較大、發展相對較晚時,多出現腸阻塞症狀,即定位不明確的腹部隱痛、腹脹、噁心嘔吐、便秘等,老人比較多見,也多易忽略,常會認為是年齡大了胃腸功能減弱導致,需引起重視,如果病人過分消瘦,此時還會摸到明顯的腹部腫塊。
大腸癌末期也不僅是腸道症狀,也會出現全身症狀,包括貧血、乏力、消瘦、低熱、營養不良、食欲不振等,如果腫瘤侵及周圍臟器,轉移腹腔、肝、肺、骨等,會出現排尿困難、頻尿、急尿、腰骶疼痛、黃疸、胸悶、骨痛等症狀。
如果近期突然出現便血、里急後重、大便變細等異常時,建議及時做大腸鏡明確,平時也要觀察糞便形態,保持規律排便。
大腸癌初期多無症狀,易被忽視,且某些症狀常與一些良性疾病相混淆,造成延誤,絕大多數病人就診時往往都是末期。那麼大腸癌末期都有哪些症狀呢?
頻尿、尿痛、血尿
末期大腸癌侵犯攝護腺、膀胱時,會出現泌尿系統症狀,臨床中也經常能看到病人以血尿就診,最後檢查發現是大腸癌。對於女性病人,如果腫瘤侵犯陰道時可出現直腸陰道瘺,陰道內流出糞樣物質。
骶尾部疼痛
當腫瘤侵犯骶前神經時,病人可以出現骶尾部、會陰部劇烈疼痛,並且持續出現。
肝區疼痛、黃疸
如果出現肝區悶脹不適或隱痛,之後出現乏力、食慾差、消瘦、黃疸、皮膚搔癢等症狀,要警惕有肝轉移的可能。
腹脹、腹圍增大、腹水
大腸癌出現腹膜轉移時,CT表現為腹膜不均勻增厚、大網膜餅、腹骨盆腔大量積水。病人會出現腹脹,不明原因的腹圍增大,腹部可以摸到硬腫塊等。
咳嗽、咳血痰、胸痛等
對於大腸癌來說,如果出現了咳嗽、咳血痰、胸痛、胸悶、憋氣等,有可能有肺轉移,胸部CT檢查可以看到多發、大小不一、密度均勻,輪廓清楚的圓形轉移病灶。
除了上面提到的這些症狀,末期大腸癌還有一些全身症狀,如貧血、消瘦、乏力、營養不良、惡液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