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健康

急性心肌梗塞後遺症是什麼?

施新* 醫師#1

心肌梗塞作為冠心病最嚴重一種狀態,非常危險,心肌梗塞死亡率可達30%-40%,即使病人搶救成功之後,也可能存在一些後遺症或併發症。

因心肌梗塞以後心臟血管會梗死,心臟部分結構壞死以後無法恢復,有可能產生不可逆損傷,其中最常見的情況是心臟乳頭肌功能失調或者斷裂,發生率可高達50%。這種情況發生以後病人可能出現瓣膜損傷、瓣膜關閉不全或者腱索斷裂等情況。

心肌梗塞以後心肌變薄、變鈍,病人有可能出現心臟破裂,心臟破裂屬於非常嚴重猝死事件。病人還可能形成室壁瘤,一旦血壓升高或某些特殊情況產生,室壁瘤破裂,很快會威脅生命。

心肌梗塞最容易出現的後遺症是心臟衰竭,因心臟部分心肌壞死以後心臟本身收縮射血能力下降,久而久之會導致心臟功能下降。病人一旦進入心臟衰竭,為不可逆過程。若病人遇到這種情況,建議病人及時進行治療,儘早進行控制。

過度抽菸會導致心肌梗塞發作嗎?

心肌梗塞搶救後最多昏迷幾天?

心肌梗塞的成因為何?心肌梗塞如何護理?

心肌梗塞住院多久?出院後注意什麼?

陳舊性心肌梗塞是什麼意思?

楊東* 醫師#2

急性心肌梗塞是由於支配心臟的血管,冠狀動脈發生硬化以後,導致斑塊形成引起管腔狹窄,在這個基礎上有血栓形成了,導致血管血流的急劇中斷。病人會出現心前區持續的疼痛,大汗淋漓,有瀕死感。急性心肌梗塞住院以後,要考慮冠狀動脈的再灌注問題,使冠狀動脈的血流通暢,主要的方法一個是溶栓,另一個是支架植入。

如果血管開通以後,無論是溶栓還是支架植入血管開通以後,需要繼續口服抗血小板聚集的藥物,包括阿斯匹靈、保栓通或者是替格瑞洛。要根據病人心率和血壓的情況進行使用β受體阻斷劑、ACEI或ARB類的藥物,其目的是為了逆轉心室重構,改善心功能。病人心肌缺氧的動脈硬化適合他汀類藥物,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是密切相關的,有研究顯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每升高1mmol/L,冠心病事件在第一年上升了11.1%,第三年上升33.3%,因此他汀類藥物是治療冠心病事件的一個基石。

他汀類藥物通過抑制膽固醇合成的限速酶,羥甲基戊二酸單醯輔酶A還原酶來抑制膽固醇的合成,從而達到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同時,如果病人有高血壓,還可以降壓治療,如果有糖尿病,還需要給予降糖治療。在溶栓後期的時候,還需要進行冠狀動脈造影,明確病變的情況,必要時進行支架植入。如果病人的病變比較嚴重,支架不能解決,要考慮做冠狀動脈搭橋。

急性心肌梗塞後的病人,可能會出現乳頭肌功能的斷裂或者失調等後遺症,這種情況發生率可以高達50%左右。還有一些病人在發病一周後可能還會出現心臟破裂,心臟破裂病人隨時可以出現心臟壓塞、猝死等危及生命的情況。還有一些病人可能由於心肌梗塞後會出現栓塞,可以導致肺拴塞、腦栓塞。有一些病人還可能會形成心室壁瘤,有一些病人在急性心肌梗塞後,會出現心臟衰竭的症狀,會出現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不適的情況。

雷德* 醫師#3

急性心肌梗塞的後遺症主要取決於心肌梗塞的部位、面積及其程度,如果是小範圍的心肌梗塞且沒有併發症,則病人往往預後較好後遺症少。如果病人多支冠狀動脈病變且心肌梗塞面積大,則在心肌梗塞發作的急性期容易出現惡性心律失常與室速、室顫,也容易出現嚴重的機械性併發症與乳頭肌功能或者斷裂導致的缺血性二尖瓣逆流、心室游離壁破裂、室間隔穿孔、室壁瘤形成等,甚至心臟破裂猝死。

急性心肌梗塞後的症候群及急性心肌梗塞後數日或數周出現發熱、心包炎、肋膜炎、肺炎等非特異性的為特徵的症候群,並有反覆發作的傾向,急性心肌梗塞的後遺症其中最常見的是室壁瘤的形成。室壁瘤形成後又可以繼發附壁血栓、心律失常及心功能不全,再發心絞痛等一系列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