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踝扭傷是生活中經常遇到的,無論是在運動、平時行走等方面都很容易導致腳踝扭傷。腳踝是下肢非常關鍵的部位,踝關節承受了身體大部分的重量,因此腳踝是比較容易受傷的。腳踝扭傷最明顯的症狀是扭傷局部位置會出現疼痛和腫脹,嚴重的還會有淤血現象,病人短時間內都不能正常行走,如果恢復的不佳,病人有可能長時間腳踝都會感到不適。
腳踝扭傷後的恢復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恢復方法能夠使腳踝恢復的更快,以下是幾種常見有效的恢復方法。
- 腳踝進行屈伸和向內進行內翻,這種方法能夠加快腳踝血管的血液循環,從而加快恢復。在屈伸和內翻過程中有一點要注意,動作要儘可能的慢和輕,並且一旦腳踝有疼痛感就要停下來。
- 腳掌往上和抬起腳跟,病人可以坐在椅子上,雙腳自然放下,然後將腳跟抬起。這種恢復方法也要根據腳踝損傷的程度來規定訓練次數,建議每天做兩次,每次大概5-10個就可以了。
- 腳踝進行負重鍛煉,病人可以在腳掌上放一些比較輕的物體,然後上下進行抬起放下。負重鍛煉是恢復過程中很有必要的,不僅能夠活動腳踝,還可以測試腳踝恢復的程度。
- 腳踝靈活恢復鍛煉,病人可以左右擺動腳踝,但是擺動的幅度要根據腳踝的情況來定,在腳踝能夠承受的範圍內進行適量擺動。
- 任何的病症恢復過程中都要多加休息,腳踝扭傷更要多加休息。儘量少下地行走,在腳踝得到充分休息的前提下,適當的行走鍛煉。
最後,腳踝扭傷不單只是踝關節損傷,還會伴有腳踝韌帶損傷。因此,如果病人五個月腳踝還沒完全恢復,有可能是韌帶沒有完全修復好,所以病人堅持腳踝恢復鍛煉的同時,建議去醫院做一次詳細檢查。
踝關節構造特殊,承受著人體全身的重壓,而在日常行走活動中,踝關節這個活動頻繁的地方,就成了損傷的高發區,行走不當、外力作用、韌帶鬆弛等是造成腳踝扭傷的主要原因。腳踝扭傷一般表現為受傷部位腫脹疼痛,肌腱血液流通不暢而形成皮膚淤青等,情況嚴重的還需要長時間的靜養。
腳踝扭傷後的恢復是急不得的,修養時間也要視受傷程度而定,五個月還沒有完全恢復的話,主要考慮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踝關節周圍韌帶損傷的程度,是不是還有一些沒有治療到位的軟組織,或者構成踝關節的周圍骨塊有輕度錯位的情況。前者可以針灸推拿治療,後者可以去醫院拍片檢查。
平時要注意休息,儘可能不要長時間行走與站立或者負重活動,在恢復期的勞損會減弱治療的效果,延長恢復的時間,最重要的還可能會落下後遺症,所以在生活上是千萬要注意的。可以多按摩,適度鍛煉踝關節,在家可以做一些的屈伸活動,增強肌腱血液循環。晚上睡前時間可以用熱水泡泡腳,如果還是疼痛的話要去正規醫院尋求足踝醫生的幫助。
最後記得保持好心態,養傷是一項考驗人耐性的事,得慢慢來,不論是外敷還是內服,堅持多種方式綜合起來才能好得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