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健康

血小板低下怎麼治療升的快?

馬旭* 醫師#1

血小板降低的原因有很多種,應根據病因給予不同的治療。血液系統疾病中引起血小板減少最常見的疾病是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斑症,是由於體內產生了抗血小板抗體,導致血小板與抗體結合被脾臟破壞,使血小板壽命縮短。

治療上首選糖皮質類固醇治療,應用糖皮質類固醇治療後大部分病人血小板可恢復正常,然後糖皮質類固醇減量停用。其它引起血小板減少的原因包括嚴重感染、病毒感染、嚴重的細菌感染、膿毒症等。

感染引起的血小板減少應該積極控制感染,感染控制之後血小板數目逐漸可恢復正常。

另外,藥物也可以引起血小板減少,藥物引起血小板減少可通過停藥,血小板可恢復正常。其他引起血小板減少原因,包括肝病導致的脾功能亢進,孕娠等,給予相應的治療血小板可恢復。

血小板減少是凝血功能障礙嗎?

張春* 醫師#2

血小板在的體內主要負責止血,如果血小板數目低,有一些危害,主要就是出血的風險增高。血小板本身也是一個炎性因子,在血小板數目低於3萬/uL的時候,一般的會主張干預。

當然也要看具體情況,如果是兒童,血小板就是3萬/uL,往往也出血風險並不高,要根據情況。治療要基於國際上對血小板減低的共識,現在國際上認為血小板減少,絕大多數是通過免疫機制導致的。

所以可能很多的血小板減少的病人要去排除過敏因素、感染因素以後,可能要使用免疫調節劑,包括皮質激素,要根據劑量。除了皮質激素以外,還有其它的免疫抑制劑,甚至包括單克隆的抗體。

所以在血小板減少的最初的治療,一定要在醫生充分評估的情況下,不斷的調整藥物劑量,因為這些藥物對機體的免疫力也是有損傷作用的。

另外,還有一些血小板減少是一過性的,比如藥物、感染引起來的,可以通過控制原發病得到治療。還有過敏引起來的,抗過敏治療是有效的。

王錦* 醫師#3

血小板是維護機體完整性的,如果有出血,血小板會衝到前面形成一個血小板血栓來堵上破口。通常10-30萬是血小板的正常範圍,5萬以上不會發生自發或者活動性大出血,3-5萬的風險往往也不高,真正的大出血往往是血小板水平低於3萬,甚至低於2萬。

一般血小板水平下降見於感染、用藥後、免疫破壞、分布異常,甚至是骨髓增殖異常,比如再生不良性貧血的病人可能血小板增生,程度減低,就出現了血小板下降。原來由於恐懼血小板減低帶來的出血,臨床上都是積極的治療,給激素以後血小板上來一點,激素減下來後血小板又下來了,再吃上激素,反反覆覆,導致病人後來血糖高了,骨質疏鬆了,感染也頻繁發生,併發症很多,問題很多。

所以現在國際上已經統一了共識,所有的血小板減少其實都是通過免疫機制導致的,無論是藥物引起來的,還是感染引起來的,所以現在的原發或者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斑症統一命名為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也就是國際上認為都是通過免疫破壞導致的。

如果血小板真的明顯減低,合併有活動性出血,這種時候可以給一些免疫抑制劑進行治療,包括激素,包括 Thiopurine 、環磷醯胺等,甚至美羅華。在病人沒有活動性出血的時候,血小板數目偏低,現在也並不是很主張積極治療,因為積極的治療病人可能不受益,而且可能由於免疫抑制劑的治療帶來一些遠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