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門診來了一個病人,自己全副武裝包裹自己,我說你這麼冷嗎?他說:我是血小板減少症,我又問:那怎麼了?他答:所以我不能受傷啊,流血止不住我不就更危險了嗎?
聽他說完,我就立馬明白,這是把血小板減少當做凝血功能障礙了。
在這裡跟大家解釋一下:凝血功能障礙其實是一個比較大的範圍,原因也有諸多方面,血小板減少直接會影響到凝血功能,但並不是所有的凝血功能出現問題時,都是因為血小板的減少所致。
在人體出現出血狀況時,血小板可以在創口位置迅速地凝結成軟體的凝血因子從而讓血液儘快地凝固,達到止血的目的,而後也會在創面上形成比較有堅硬的凝血因子,來控制和預防後續出血狀況的發生。
由此可見血小板數量減少會影響到人體在出現出血狀況時的凝血功能,出現凝血功能障礙,是造成凝血功能障礙的其中一個直接性的因素。
而凝血功能出現障礙除了血小板減少以外,還有先天性或後天的原因造成凝血因子缺乏,或血管壁受到了不可逆的傷害,血管壁相對較薄,凝血功能較差等兩個關鍵因素。
希望大家能夠更多地了解到關於血液病的相關知識,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血小板減少不是凝血功能障礙,而是止血功能障礙。因為血小板是人體的一種血球,它的主要功能就是負責人體的止血。血小板細胞具有明顯的黏附,聚集,釋放,收縮等功能,通過這些功能,能夠發揮很好的止血作用。當血小板數量減少時,人體的止血功能就會下降,可以表現為一系列出血的症狀。最常見的就是皮膚黏膜的出血點瘀斑,也可以表現為鼻腔牙齦流血,或者是嘔血、黑便等等。而凝血功能主要是由人體的凝血因子來完成的,包括多種凝血因子,通過內源性凝血途徑外源性凝血途徑共同完成人體的凝血功能。所以說只有當凝血因子活性下降的時候,人體的凝血功能才會出現障礙的情況。但是血小板減少影響的是人體的止血功能,而不是凝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