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便後肚子痛是什麼原因?
2024/12/09共4個回答
江* 醫師#1
小便的時候肚子痛是典型的膀胱炎的臨床表現。膀胱炎一般女性多於男性,因為女性的尿道短且直,而且女性的尿道外口毗鄰陰道和肛門,周邊的細菌比如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變形桿菌,容易沿著尿道外口乘虛而入,在尿道和膀胱黏膜表面定殖。
細菌會導致膀胱的黏膜充血、水腫、滲血、感覺神經外露,所以排尿的時候會頻尿、急尿、尿痛。膀胱黏膜充滿炎症,小便時膀胱劇烈收縮,自然會誘發膀胱的疼痛。
當膀胱脹滿的時候,體表的投影區在恥骨上方2-3公分的位置,也就是老百姓講的小肚子部位疼痛。一般會建議先做尿液常規的檢查,如果尿液常規中白血球顯著上升,膀胱炎的診斷就非常明確。
膀胱炎由細菌感染所致,所以推薦使用喹諾酮類抗生素或者頭孢類抗生素進行治療,療程一般一週左右。
劉夏* 醫師#2
排尿的過程中如果出現下腹明顯疼痛,就是小肚子的疼痛,最常見的是膀胱炎,因為排尿的過程中膀胱會出現形態變化,由大變小,由舒張變收縮,最後排空尿液。舒張、收縮的過程中,如果膀胱本身有炎症,無論是膀胱本身的炎症,還是尿中的炎症刺激到膀胱,都會引起小腹的不舒服。
症狀輕的可以通過多喝水、稀釋尿液來緩解症狀,觀察幾天看。如果症狀越來越嚴重,或者幾天之後仍沒有明顯的緩解,建議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化驗尿液常規,做膀胱的都卜勒超音波,看看炎症的嚴重程度。如果嚴重的需要應用敏感的抗生素,以及緩解膀胱炎症和疼痛的藥物來進行治療。
劉* 醫師#3
女性在小便時出現下腹部疼痛,認為存在尿痛症狀,尿痛是指在排尿的過程當中出現恥骨上膀胱區的疼痛,以及尿道的燒灼感或者針刺樣的疼痛。
最常見的病因是炎症和結石,女性以下尿路感染最為多見,下尿路感染通常表現為排尿時下腹部的墜脹不適感,以及頻尿、急尿、尿痛。嚴重時會有排尿終末的肉眼血尿,一般沒有發熱等全身症狀。
女性的下尿路感染,目前採用抗生素治療,可以根據尿培養的結果選擇敏感的抗生素,臨床上推薦應用磷黴素氨丁三醇、匹美西林、呋喃妥因、喹諾酮類,以及第2代和第3代頭孢菌素。同時生活上要求病人要多飲水、注意休息、避免勞累、暫停性生活。
另外,可能的原因就是結石,尤其是下輸尿管結石,像膀胱結石,病人在排尿的時候會出現下腹部的疼痛症狀,同時可以伴有排尿的刺激症狀,以及排尿中斷等現象。對於膀胱結石,通常根據影像學的檢查,明確診斷,然後進行手術治療。
姚佳* 醫師#4
小便時出現腹痛通常考慮是由於存在著下尿路的感染,下尿路的感染通常包括尿道炎和膀胱炎。
臨床表現為頻尿、急尿、尿痛的尿路刺激症狀,嚴重的可以引起血尿,甚至恥骨上、膀胱區、小腹的疼痛,一些婦科的炎症波及泌尿系統,也可以出現骨盆腔炎、附件炎等,引起下腹部疼痛的症狀。
臨床上對於這類的疾病,通常需要完善相應的超音波、尿液常規以及細菌培養的檢查,進一步可以根據具體的病因,採用相應的藥物治療。可以使用抗生素,緩解疼痛症狀的非類固醇止痛藥,以及一些緩解頻尿、急尿症狀的M受體阻斷劑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