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可以泡溫泉嗎?
2024/12/09共3個回答
夢雅* 醫師#1
一般孕婦懷孕初期前3個月及懷孕後期後3個月都不建議泡溫泉,因為孕初期如果泡溫泉,胎兒不太穩定,有可能泡溫泉時間長了就會造成流產、出血表現。懷孕後期孕婦體重比較重,而且溫泉的環境容易造成摔倒等意外發生,容易造成早產,而且溫泉溫度都非常高,孕婦本來心肺功能負擔就非常重,到溫泉裡面會覺得呼吸不順,而且覺得憋悶,會有心律不整的表現。懷孕中期時可以適當的泡溫泉,但是不建議長時間或水溫特別高的泡溫泉,主要是由於長期高水溫的狀態下,還有透風不是特別好的地方,容易缺氧,不利於胎兒發育。
另外,孕婦本身身體抵抗力特別低,抵抗力低時溫泉的水質如果不能得到保障,容易引起婦科疾患,還容易引起尿路感染。由於孕婦是特殊人群,即使發生了尿路感染,婦科疾患,很多藥不能用。所以長期的感染存在,會造成早期破水、絨毛膜胎膜炎等疾病,所以孕產婦不能長期泡溫泉,時間不宜過長,溫度不宜過高。
包錦* 醫師#2
女性在懷孕期間不建議泡溫泉,尤其是在懷孕初期,懷孕初期的胎兒還處於不穩定的狀態,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泡溫泉具有一定的風險。女性懷孕後抵抗力、免疫力都有所下降,在公共場所泡溫泉,水質有可能不乾淨,裡面有大量的細菌和病毒,通過陰道進入子宮,容易引起陰道菌群失調,從而引起婦科炎症。
同時懷孕初期也不能長時間泡在熱水中,容易導致孕婦出現呼吸困難、休克現象,造成腹中胎兒缺氧,影響正常發育,並且容易引起宮縮症狀,懷孕初期的宮縮,會導致胎兒畸形甚至流產。懷孕初期要注意衛生,儘量少去公共場所。孕婦洗澡時最好有家人陪伴,避免出現意外,而且洗澡時間不宜過長。
田* 醫師#3
一般不建議孕婦泡溫泉,一是因為太高的熱量會導致子宮收縮,導致流產或者早產。二是泡溫泉的時候容易出汗,孕婦電解質平衡會遭到破壞,水分流失過多會造成孕婦暈倒,也不利於胎兒發育生長。
如果水溫不是很高,孕婦很想去泡,在保證衛生方面沒有問題的情況下,可以試探地泡一會兒,但孕婦動作一定要緩慢,避免滑倒造成胎盤早剝、流產或者早產就得不償失。所以一般不主張孕婦到密閉、高熱的空間去泡溫泉,可以偶爾泡一會,但一定要注意別傳染上陰道炎等疾病。如果泡溫泉的時候出現頭暈、心慌、出汗的現象,要到開闊、通風的地方,否則會暈倒造成胎兒的損傷或者孕婦的摔傷。總之泡溫泉對於孕婦不是很好的活動,孕婦可以做自己適宜的活動,比如散步、瑜伽、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