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參來源於豆科植物苦參的乾燥根,主要具有抗菌、抗腫瘤、美容養顏、抗炎以及平喘、祛痰方面的功效。除此之外,苦參也有一定的副作用,臨床上在使用苦參治療躁狂症時,治療初期病人可能會出現短暫的消化道反應,比如食欲不振、噁心、嘔吐、胃腸不適等。
另外,病人使用之後也可能會出現皮疹以及顏面水腫,甚至出現意識模糊等比較嚴重的不良反應。另外,在苦參治療痤瘡時,有少數病人也可能會出現輕度稀便,一般飯後服用可以緩解相關的症狀。另外,在外用藥物治療痤瘡時,有可能會出現皮膚的局部反應,比如輕度的刺癢、紅斑等比較輕的皮膚的反應。
苦參在治療不同疾病時候出現的副作用也可能會不同,通常停藥後副作用會逐漸減退。當然,如果出現苦參的中毒,可能會比較嚴重,可能對中樞神經系統有一定損傷,可能會導致步態不穩、流涎、驚厥、呼吸抑制。
總之,苦參是有較高的藥用價值的藥材,但是也有副作用,使用時一定特別注意。另外,苦參的根和種子有毒,通常苦參中毒是因為使用了苦參的根和種子,因此使用時一定要特別注意,此藥通常炮製後毒性會降低,因此使用時也應該注意。
苦參是一種中藥材,性味苦寒,歸心經、肝經、肺經、大腸經和膀胱經。副作用主要是苦參的藥性比較苦寒,容易傷脾胃,所以脾胃虛寒的病人慎用。另外,部分醫書記載,苦參久服可損傷腎氣,所以肝腎虛無大熱的病人應避免服用。
苦參的功效主要是清熱燥濕、殺蟲利尿,所以臨床用於治療熱痢、便血、黃疸、尿閉、赤白帶下、陰腫陰癢。還可治療皮膚濕疹、搔癢、疥癬等,外用可以治療滴蟲性陰道炎等。苦參不僅可以內服,還可以外用煎湯洗患處。
苦參的副作用主要是其性比較寒,對於人體的脾胃可以造成損傷,長時間應用苦參會導致胃炎,甚至消化道出現功能障礙、消化不良、腹瀉等。另外,苦參的一部分根和種子都有毒,在應用過程中會出現中毒的現象,主要是神經性的毒性比較大,有流涎、呼吸困難、心律失常、步態不穩,嚴重的會出現驚厥,甚至呼吸衰竭抑制而出現臨床死亡。
所以在應用苦參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一定要去其毒性存其功效,在醫生的指導下才能夠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苦參本身作為一種經常用的中藥,臨床效果非常肯定,對祛濕,特別是去濕熱,治療腹瀉、痢疾、腸炎等,效果都非常好,一定要合理的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