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時X光檢查包括胸部CT和普通胸部X光片,通過X光或胸部X光片檢查,如果有咳嗽、咳痰、胸疼、咳血等症狀,可篩檢胸部病變。如果沒有症狀,體檢可以發現初期病變。初期病變包括肺結節、斑片狀陰影 、雲絮狀陰影、肺血管問題、縱隔有無淋巴結腫大以及肺實質是否存在占位性病變等。
有時被心臟擋住的部位,無法通過普通X光觀察,所以需要進行肺部CT檢查後,建議進行64排螺旋CT檢查,輻射量較低,而且分辨度較高,對於2-3mm的小結節,有較好分辨能力,可觀察較小空泡。所以為提高對初期病變的診斷率,通常以64排螺旋CT檢查作為常規體檢項目。
肺部X光又稱為X光胸部X光片,屬於常規體檢的檢查項目之一,主要利用X射線的穿透作用、螢光效應和化學作用,對胸部骨骼進行檢查,比如肋骨、鎖骨、肩胛骨、脊柱等部位,明確是否存在骨折。還能檢查胸部器官,比如肺、心臟、氣管等,明確是否存在炎症感染、腫瘤、結核等。此外,對於心臟大小、支氣管走向、肺泡大小、胸腔積水等,也可以起到檢查作用。
X攝影具有快捷、簡便、經濟等優勢,已成為胸部檢查的優先選擇。X光胸部X光片利用人體組織不同密度,可觀察到厚度和密度差別較小的部位的病變。相比胸部透視,X光胸部X光片顯像更清晰,可明確細微病變。根據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制定的標準,X光胸部X光片拍攝時間不足半秒,曝光率約為0.045mSv/s,對人體的健康危害非常有限。但人體中的性腺、眼晶體、乳腺和甲狀腺對射線比較敏感,過於頻繁的檢查並無益處。同時對於特殊人群,包括嬰幼兒、孕婦,尤其懷孕初期3個月內,應謹慎X光檢查,做好必要的防護。拍片時檢查者胸口口袋內勿放硬幣、手機,頸部去除項鍊、吉祥物等飾品,女性病人應脫去帶金屬託的胸罩及有子母扣的衣裙。
肺部X光的胸部檢查可以檢查出肺部的炎症、氣胸、肺結核、肺膿腫、肺腫瘤、胸腔積水等疾病。
肺部炎症X光的典型表現為肺部的實變影和肺部紋理的增多。氣胸的X光表現是向外凸的弧形氣胸線,大量的氣胸還會由於肺組織的受壓形成圓球形的陰影。肺結核X光的典型表現是中下肺野的小片浸潤性病灶,同時伴有同側的肺門淋巴結的腫大。肺膿腫的典型表現是空洞性的病變,可以在空腔內觀察到氣液平面。肺腫瘤在X光片中的表現為形狀規則或不規則的肺部腫塊。胸腔積水可以發現肋膈角消失的情況。
所以X光檢查中發現肺部的異常,建議做進一步的檢查明確病因,在醫生的指導下相應治療。
肺是人體重要的臟器之一,肺部X光片主要包括常規正側位攝片,以及斷層檢查等技術,主要可以觀察胸廓、氣道、肺、心臟等情況。
胸廓:可以明確胸廓是否對稱,通過兩側的胸鎖關節來判斷,還可以觀察胸廓的大小,前肋的第5-6肋與膈頂相交,而後肋的第9-10肋與隔肋也相交。明確肋骨、椎骨是否存在骨折,骨質破壞,以及是否存在椎骨側彎,肋間隙是否存在異常增寬和狹窄等情況。
氣道:主支氣管居中,在第5-6胸椎的水平,分為左、右主支氣管,氣管分叉的角度是60-80度。左右支氣管下壁交界的部位稱為隆突,隆突角小於90度。
肺:肺野通常從外到內,分為內帶、中帶、外帶,而從上到下分為上葉、中葉、下葉。還可以看到肺紋,肺紋是由肺動脈、肺靜脈和支氣管所組成。在站立時,下肺的肺野紋理比較粗,正常人的正常外帶沒有紋理。對於肺葉,右肺分為上葉、中葉、下葉,而左肺分為上葉和下葉,右肺有水平裂和斜裂分為三葉,而左肺是只有斜裂,分為上葉和下葉。還可以看到肺門,左肺門比右肺門高,右肺門主要是由右上肺靜脈和右下肺動脈形成,並構成肺門角,如果肺門角消失顯示肺門增大。
心臟:在胸部X光片上可以觀察心臟是否有偏移、心包是否存在鈣化、肺動脈段是否突出等情況。
其他方面:膈肌和肋膈角在前肋的第5-6肋與膈頂相交,後肋的9-10肋與膈頂也相交,右膈比左膈高大概半個肋間隙,即右側稍微高。肺胃泡和左側膈點的間距過寬,提示可能會有積水,還可以明確肋膜是否有增厚的改變。
肺部X光片檢查前要將體表的遮蔽物取掉,要按照醫生的要求擺正體位,不要戴金屬飾品,拍肺部X光片時要穿著簡潔,以便穿脫,避免穿有鑲嵌飾品的衣服,以免影響診斷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