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桑葉即桑葉,為桑科植物桑的葉,初霜後採收。中醫學認為,桑葉甘、苦,寒。歸肺、肝經。具有疏散風熱、清肺潤燥、清肝明目的功效。對於外感風熱引起的咳嗽、發熱、頭痛、咽喉腫痛,以及肝經風熱引起的目赤腫痛有良好的治療作用,臨床常用組方有桑菊飲、桑杏湯等。
現代藥理研究顯示,桑葉的主要成分是黃酮、生物鹼、多糖、揮髮油、酚類等,具有抗炎、抗凝血、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壓、抗菌、抗血栓形成、延緩衰老等作用。
霜桑葉的功效:具有抗炎、抗凝血、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壓、抗菌、抗血栓形成、延緩衰老等作用,具有疏散風熱、清肺潤燥、清肝明目的功效。
霜桑葉禁忌:經常腹瀉的人群不建議服用。
所謂霜桑葉就是桑樹的乾燥樹葉,是可以作為藥用的,霜桑葉就是說在冬天樹葉經過霜以後,採摘下來乾燥製備形成的這種桑葉。桑葉本身來說入人體的肺經和肝經,是有一定的清肝明目的作用,另外可以清瀉肺火。所以用霜桑葉泡水的話,日常是可以用的,主要針對以下人群:
第一、肺熱的病人,平常就有咳嗽、咳痰,特別是吐黃痰這種肺熱比較盛的病人,可以考慮用霜桑葉泡水來清降肺火。
第二、對於口苦咽干、面紅目赤、雙眼乾澀這種肝火比較盛的病人。
第三、肝陰不足的這部分人群也可以考慮用霜桑葉泡水。
但是,霜桑葉性質還是比較偏寒一點的,如果沒有熱象的病人,或者平常脾胃虛寒、經常腹瀉的病人,是不建議用霜桑葉來泡水的。
霜桑葉即為冬桑葉,指秋冬季節經霜打後採集入藥的桑葉。桑葉為桑科桑屬植物桑的乾燥葉。全國大部分地區均產。傳統醫學認為,桑葉藥性甘、苦、寒,歸肺、肝經,具有疏散風熱、清肺潤燥、清肝明目的作用,用於治療風熱感冒、肺熱燥咳、頭暈頭痛、目赤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