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存在胃炎基礎的病人,若長期飲酒導致胃始終無法得到恢復,可能會增加胃部疾病的發生率,而酒精的度數、飲用次數與頻率均會影響慢性胃炎、消化道出血或胃腸道腫瘤的發生率。
酒精對胃黏膜的刺激較為直接,尤其是空腹飲酒時酒精還會刺激胃酸分泌,對胃黏膜屏障造成破壞,易引起消化性潰瘍。一次性大量飲酒易造成劇烈嘔吐,進而導致賁門撕裂,有時還會引起急性出血性胃炎。若長期飲酒,由於酒精持續對胃黏膜造成刺激並對胃黏膜屏障造成破壞,會使得消化性潰瘍的發生率增高。即使不存在潰瘍的產生,酒精對胃黏膜的慢性刺激也易使胃黏膜出現萎縮、腸化,長期進展可增加胃癌的發生率。
有胃炎的人是不建議喝酒的,患有胃炎表明胃黏膜出現紅腫、充血的情況。而酒精會直接對人體的胃黏膜造成刺激、損傷,加重胃炎病情的程度。出現反覆胃炎還可能會引發胃潰瘍、腸潰瘍等疾病,如果情形嚴重,甚至可能會引發胃穿孔、胃出血等症狀。所以是不建議胃炎病人飲酒的,尤其是白酒酒精含量高,對腸胃的傷害也就越大。
而且除了會對腸胃有影響以外,過多飲酒還會對人體的肝臟器官、神經系統以及小腦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傷害。無論如何,最好都可以做到不飲酒,飲食生活要做到規律有序、清淡飲食,對於胃炎的恢復有著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