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酸磷化酶在生化檢查中稱為肌酸磷化酶,英文名稱為CK或CPK,降低不是病理現象,無法說明具體問題,無需過於擔心。肌酸磷化酶來源於肌肉組織,包括骨骼肌、胃腸道為主的平滑肌、心臟心肌,正常情況下肌肉細胞正常生理、代謝會有一定水平的激酶從細胞釋放進入血液,通過生化化驗檢測,可測到肌酸磷化酶,與日常體力活動、代謝水平有關。
正常情況下,在觀察肌酸磷化酶指標時,主要觀察數值是否增高,而數值低沒有臨床意義。如果數值高需要積極尋找原因,如是否有骨骼肌受損傷,或是心肌問題、平滑肌問題,因此在臨床中做肌酸磷化酶檢測,主要是排除有無骨骼肌損傷、炎症、心肌梗塞、心肌炎,因此數值偏低無需擔心。
肌酸磷化酶偏低在臨床上沒有病理意義,是正常的現象。平時可以適當的進行運動,增加肌肉的消耗,這樣不僅能有效的提高血清肌酸磷化酶,還能增強自身的抵抗力。
血清磷酸肌酸酐激酶的作用,能可逆地催化肌酸和三磷酸腺苷生成磷酸肌酸和二磷酸腺苷的反應。在pH中性條件下,以ATP生成為主,以保證組織細胞的供能。正向反應利於線粒體內氧化磷酸化生成的ATP,以磷酸肌酸的形式進入細胞液,滿足細胞生理活動之需要。血清肌酸磷化酶主要存在於骨骼、心肌、腦內,低濃度還存在於胃腸、子宮、腎臟和膀胱中,因為它在人體的心肌和骨骼肌中含量最多,因此它也是檢測心肌酵素譜中的一個重要指標,是心肌梗塞病人發病時的重要檢查指標,對其他系統疾病的診療也具有一定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