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

如何判斷3個月的寶寶發育是否正常?

對於父母而言,總忍不住觀察甚至擔心孩子的發育是否達標,這是非常常見的。所有嬰兒都有自己的發育時間表,不同孩子之間,發育會有差異。不過,若在嬰兒 3 個月大或接近第 4 個月時仍存在以下情況,家長應該帶孩子就診並諮詢醫生:嬰兒無法很好地支撐頭部,不能觸及或抓住物體。嬰兒還未開始發出咕噥的聲音。嬰兒大部...
2024/12/08 3

嬰兒幾個月會翻身?多數嬰兒四個月會翻身

一般嬰兒的大運動發育是有一定規律的,健康足月的嬰兒大多數遵循以下的規律,嬰兒兩個月會抬頭、四個月會翻身、六個月會獨坐、八個月會爬、一週歲會走。多數嬰兒遵循這個規律,但是也存在著個體差異,有的嬰兒運動發育早一些,有的嬰兒運動發育晚一些,每個嬰兒的情況是不一樣的。一般情況下,如果是健康的嬰兒應該四個月會...
2024/12/08 3

新生兒一直睡覺不喝奶怎麼辦?

新生兒如果一直睡覺不喝奶,這時候我們要想辦法幫助他喝奶。因為孩子本身大多數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但是,每間隔3個小時左右家長要給他餵一次奶。這時候我們可以輕微的刺激孩子,比如說刺激孩子的頭或者是晃一晃,或者是揪揪他的耳朵,可以彈他的足底,這時候可以刺激孩子的覺醒,促進孩子喝奶。如果孩子這時候經過我們...
2024/12/08 3

家裡太乾燥孩子是不是容易感冒?

孩子的自身免疫能力相對較弱,在日常生活當中,稍微有一些細節不注意就容易出現感染性疾病,呼吸道的防禦機制分為固有防禦機制以及細胞防禦機制,其中固有防禦機制就包括呼吸道黏膜當中的黏液。如果環境的濕度過於乾燥,呼吸道黏膜上的黏液就會處於乾燥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其針對外源病原微生物的防禦能力就會下降,容易出...
2024/12/08 3

兒童自閉症有哪些症狀?

自閉症幼兒的症狀較多,其中最為明顯的為社交障礙、語言和智力發育遲緩及情緒障礙、刻板行為等。幼兒自閉症是很複雜的一種疾病,它屬於幼兒發育障礙,對孩子的智力、語言能力和交際能力等均有嚴重的影響。自閉症在幼兒嬰幼兒時期就有發病徵兆,隨著年齡增大,幼兒自閉症的症狀會愈加明顯。首先,社會交往障礙是自閉症幼兒最...
2024/12/08 3

蠶豆症不能吃的水果有哪些?

蠶豆症需要禁止食用蠶豆以及相關的製品,避免造成病情加重。不能吃含維他命C、維他命K含量較多的水果,比如草莓、奇異果、橙子。對於熱性水果也儘量不要食用,比如桂圓、荔枝、芒果、榴槤等食品。蠶豆症平時可以吃一點,比如蘋果、梨、新鮮的蔬菜,應該沒有什麼大的忌口。要多注意戶外活動,多曬太陽,營養要全面,但是忌...
2024/12/08 3

新生兒一般多久喝一次奶?一般3-4小時餵養一次

對於新生兒來說一般提倡母乳餵養,一般母乳餵養的寶寶在出生後可以兩個小時左右餵一次。如果孩子的母親乳量不足,可以1-2個小時餵養一次,主要根據寶寶的需求決定。母乳餵養的原則是按需哺乳,要想盡一切辦法讓母親的乳汁多分泌一些,可以讓母親多吃鯽魚湯、排骨湯、豬蹄湯。另外如果沒有母乳可以採取人工奶粉,也就是奶...
2024/12/08 3

家長怎麼能及早發現孩子有自閉症傾向?

自閉症作為一種廣泛性發育障礙的疾病,會在孩子多方面的表現上體現出來,只要家長留心觀察,都是可以發現端倪的。首先比較明顯的就是孩子社會交往方面的表現,小時候可以發現孩子對大人的表達反應不夠明顯,大人挑逗孩子也很少或者不會笑,沒有表情,眼睛無神等等。大一些了,會發現孩子語言表達上也有問題,很晚才會說話或...
2024/12/08 3

新生兒溶血性黃疸需要住院治療幾天?

新生兒溶血性黃疸需要住院治療幾天,取決於患兒病情的嚴重程度,如果病情較輕,一般幾天便可出院,但如果病情較重,甚至併發了膽紅素腦病,可能需要一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出院。新生兒溶血性黃疸多由於母嬰ABO、Rh血型不合所致,以母嬰ABO血型不合為主。其症狀輕重與溶血程度基本一致,大多數Rh溶血病患兒生後...
2024/12/08 3

寶寶多大可以開始單獨喝水?

寶寶六個月以後可以喝水,寶寶生後乳類是唯一食物,母乳是最佳食品,提倡母乳餵養。母乳餵養的寶寶是不用喝水的,因為母乳中80%是水分,非吃藥的情況下尿液是透明或者微黃色的。母乳餵養的寶寶如果喝水,會增加孩子的腎臟負擔,而且喝水占據了胃容量,會影響寶寶的奶量,時間長了會造成孩子生長發育受到影響,出現體重增...
2024/12/08 3

寶寶半夜哭鬧不睡覺怎麼辦?

寶寶半夜哭鬧不睡覺可能是由於缺乏維他命D或者是鈣導致的佝僂病,這時應該到醫院化驗一下維他命D和鈣的水平,如果確實存在維他命D和鈣的缺乏,積極補充維他命D和鈣之後,夜間哭鬧的症狀就會明顯緩解。還可能是由於環境因素造成,比如環境過於嘈雜或者室內光線過亮、所處的室內溫度過高、蓋的被子過厚,這種情況下就要調...
2024/12/08 3

嬰兒喜歡趴睡怎麼辦?

嬰兒喜歡趴著睡覺,不一定非得硬性的把孩子板過來。因為嬰兒趴著睡覺,常見於以下幾方面原因,嬰兒缺乏安全感的時候,會喜歡趴著睡覺,因為趴著睡覺是模擬孩子在媽媽子宮裡面睡覺的姿勢,會讓孩子覺得最有安全感。孩子趴著睡覺的時候要觀察,是否近期有導致他缺乏安全感的事情發生,媽媽要經常安慰孩子,多給孩子擁抱,來增...
2024/12/08 3

寶寶幾歲說話是正常的?

通常情況下,小朋友在一歲半左右,就能夠說出雙字詞了,而在2歲左右,就能夠說出一些簡單的語句了,但是也有3歲左右才開始說話的寶寶。而在寶寶剛開始說話的階段,可能只能說簡單的詞語,或者語句不是十分通常,家長需要做的就是耐心傾聽寶寶說話,而不要替代寶寶補全話語,這樣會使寶寶說話的積極性降低,同時還要多和寶...
2024/12/08 3

小朋友個子長不高看什麼科?

如果發現孩子個子矮小,要及時給孩子去醫院檢查,及時查明病因,及早干預,及早治療。主張掛小兒內分泌科,查孩子的生長激素、胰島素分泌有沒有異常,除外孩子生長激素分泌失調造成的孩子不長個子。除了看小兒內分泌科以外,還建議掛小兒骨科,可以測孩子的骨齡,看看孩子的骨齡發育有沒有異常。還可以照腕骨片,看孩子的骨...
2024/12/08 3

川崎氏症會不會傳染?

川崎氏症並非傳染性疾病,不會傳染。川崎氏症為兒童時期最常見血管炎之一,由免疫介導的全身非特異性血管炎,最常見症狀包括發熱≥5天,抗感染治療效果無效,雙側球結膜充血、唇紅皸裂、楊梅舌、單側或雙側頸部淋巴結腫大,熱程過程中可能全身出現多形性皮疹。急性期可出現明顯手腫、腳腫。恢復期可以出現典型膜狀脫皮。具...
2024/12/08 3

什麼是川崎氏症?症狀是什麼?

川崎氏症是一種幾乎總是影響兒童的疾病,大多數患病兒童都不到5歲。它是兒童心臟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如果初期發現,醫生可進行治療,大多數兒童可以順利復健。川崎氏症病因孩子患有川崎氏症時,全身血管都會發炎。這會損傷冠狀動脈,即將血液輸送到心臟的血管。但川崎氏症不僅僅會影響心臟。它還可能導致淋巴結、皮膚以及...
2024/12/08 3

寶寶的安撫奶嘴需要多久換一次?

寶寶的安撫奶嘴要是經濟允許,最好建議一個月就換一次,最長也只能用三個月,三個月必須要換了。如果安撫奶嘴用得過久了,容易沾染了細菌或者是病毒,因為寶寶身體比較脆弱,過於節約和不定期更換安撫奶嘴容易導致感染。一般用奶嘴前,最好每天至少要用開水煮沸、消毒,用時儘量要把寶寶的小手洗乾淨,避免感染引起其他疾病...
2024/12/08 3

嬰兒應該用安撫奶嘴嗎?

新手父母可能很難決定,是否該給嬰兒用安撫奶嘴。使用安撫奶嘴會讓嬰兒養成壞習慣嗎?安撫奶嘴在安撫嬰兒和促進嬰兒睡眠方面是有好處的。一項最新的母嬰健康研究發現,使用安撫奶嘴可降低嬰兒猝死症候群的風險。不過,在父母前往商店購買安撫奶嘴前,請先查看以下建議。母乳餵養的嬰兒,習慣母乳餵養後再用安撫奶嘴過早引入...
2024/12/08 3

新生兒正常的體溫是多少?

新生兒在剛剛出生時,與母親子宮內37.5℃的環境相比,體溫往往要下降2℃左右,在12~24小時內逐漸回升穩定到36℃~37℃。新生兒出生後,體溫調節中樞發育還不完善,皮下脂肪薄,保溫能力差,散熱快,體溫常常不穩定,需要用衣服、被子、室溫調節,保持體溫在37℃左右。如果新生兒受涼,可能會導致肺炎、皮下...
2024/12/08 3

一歲小孩發燒,屁股和口腔起了水泡,是手足口病嗎?

這很像手足口病的症狀表現。大多數的手足口病都是輕症,主要臨床表現有發熱,一般以中度或高熱為主,超高熱比較少見。體溫波動在39℃,多數孩子的體溫可能會波動在38℃-39℃。可能會有精神狀態的改變,像比較累、不願意吃飯。同時還有典型的皮膚改變,像在口腔包括頰黏膜、硬齶、舌面、口唇等,還有四肢、手掌、足部...
2024/12/08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