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退燒藥漢流不停怎麼辦?

在使用退燒藥之後可能會在短時間內起到退燒的作用,退燒的同時可能會出現大量出汗,屬於服用退燒藥退燒之後的正常現象。此時需要注意大量的補充水分,避免出現脫水及電解質不平衡。

吃了退燒藥漢流不停怎麼辦?

吃了退燒藥一直出汗,多是退燒藥起效的退燒過程,但有時還與退燒藥物的用量以及患者個體狀態有關,此時要根據病情採取對應的處理措施。

對部分高熱患者,例如體溫大於38.5°C時可以根據病情吃退燒藥物,如布洛芬緩釋膠囊、雙氯芬酸鈉等。此類退燒藥作用於大腦的體溫調定點使體溫下降,可擴張微血管、加強皮膚汗腺分泌,促進體溫下降。此外,還可能由於用藥劑量過大,導致藥物持續作用時間延長有關。部分嬰幼兒和老年患者,由於本身體質虛弱容易出虛汗,同時使用退燒藥物,則出汗量相對會增大以及時間也會相對延長。

這時要及時更換濕透衣物,避免再次受涼,囑患者要多喝溫開水,必要時複查電解質檢查觀察有無電解質不平衡,靜脈滴注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鈉注射液、複方胺基酸注射液,以及缺乏的電解質等支持處理。

更多回答#2

吃完退燒藥一直出汗是否正常,不能一概而論。建議出現該症狀的患者,及時去醫院就醫,由醫生根據其具體症狀判斷是否正常。同時在查明是什麼原因導致的發熱後,進行對因治療,避免出現反覆發熱。

通常情況下,患者吃退燒藥後,體溫逐漸下降,散熱增加產熱減少。體表汗液蒸發時,會帶走多餘熱量,起到加速體溫下降作用,所以為加速散熱,機體會一直出汗。如果患者沒有不適症狀,也沒有出現不良反應,此時一直出汗是正常的。

但對於年齡較大或體質虛弱的患者,在服用退燒藥後,一直出汗可能會引起虛脫、低血壓等症狀,此時是不正常的。建議在服用藥物後,及時給患者補充水分和鹽分,避免出現電解質不平衡或高滲性脫水。同時建議及時給患者擦去汗液,避免汗液過多,導致體溫下降過快出現低體溫等症狀。

更多回答#3

服退燒藥時出汗是正常現象,退燒藥通常屬於解熱鎮痛藥範疇,也稱為非類固醇抗炎藥。人體內存在體溫調節系統,人體發熱時,為避免過高溫度對內臟器官造成損傷,此時體內會動員體溫調節系統,抵抗高溫對內臟器官的損傷,內臟血管擴張是其中的一部分。非類固醇抗炎藥,即退燒藥,主要作用是使大腦的體溫調定點下降,從而使皮膚毛血管擴張,增加散熱,這樣會使人體溫度下降。微血管擴張可導致大量出汗,出汗的同時也是散熱的過程,會帶走人體大量的熱量,起到保護內臟器官,避免受到高溫損傷的作用。

解熱鎮痛藥退熱主要的原理,是通過將體溫調定點下降,通常擴張微血管,增加出汗,從而達到散熱目的。從中醫上講,通過汗毛孔擴張,增加出汗,也能夠達到使體溫下降的目的,無論西醫的解熱鎮痛藥,或治療發熱的中藥,機理通常相似,即通過擴張微血管,使汗毛孔張開,增加出汗,以達到散熱目的。

閱讀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