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粉碎性骨折怎麼辦?
2024/12/09共3個回答
劉雨* 醫師#1
膝蓋發生粉碎性骨折通常為直接撞擊的損傷,或者股四頭肌強烈、猛烈收縮的損傷,均可引起膝蓋粉碎性骨折。此情況會導致局部劇烈疼痛、腫脹,使膝關節無法屈曲活動,通過拍攝X光片可以確認膝蓋粉碎性骨折的具體情況。
由於病人是膝蓋粉碎性骨折,骨折移位顯著,關節面受到嚴重破壞,保守治療無法達到預期效果,一般需要選擇手術治療。通過手術內固定能夠恢復關節面的平整度,恢復骨折的對位、對線,使骨折斷端充分接觸,才能夠確保膝蓋粉碎性骨折順利癒合,同時也需要結合復健訓練、局部冰敷、患肢制動等方法。
膝蓋發生粉碎性骨折,病人應及時到創傷骨科門診就診,由專科醫生對病人進行詳細的體格檢查和影像學檢查,明確診斷,初期進行治療。並儘快進行復健訓練,使膝蓋粉碎性骨折得到充分癒合,膝關節功能得到完全性的恢復。
唐瑾* 醫師#2
膝蓋骨即為髕骨,針對髕骨的粉碎性骨折,需要採取如下的處理措施。
要儘早的採取手術切開復位內固定的治療措施。因為髕骨的粉碎性骨折首先是關節內的骨折而且是非常嚴重的骨折,此時需要在直視下做解剖復位,尤其是關節面的部分。除此以外還需要使用內固定做非常牢靠的固定,只有如此才能夠保證該類骨折獲得比較好的恢復。
在手術後需要使用消炎、消腫、止痛、抗感染、促進骨折癒合的藥物進行治療。除此以外還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做全程的功能鍛煉,因為該類骨折有很大可能在之後遺留膝關節活動受限的情況。
如果病人在經過充分的功能鍛煉之後,半年之後仍然有嚴重的活動受限,可以酌情做相關的松解手術。針對非常嚴重的情況,可能需要做髕骨的關節置換。
朱明* 醫師#3
膝蓋粉碎性骨折,一般來說進行內固定手術以後,病人基本上一週以內就可以獲得一定程度的恢復,可以遵醫囑藉助工具下地,但是屈膝活動需要逐漸開始加量。
髕骨是全身最大的籽骨,是比較吃力的部位,這個部位骨折以後比較容易導致出現軟骨的退變和創傷性關節炎。因此膝蓋粉碎性骨折手術以後,比較容易出現的併發症是創傷性的關節炎,還有關節僵硬等等。如果進行了精確的解剖復位和內固定以後可以進行初期的功能鍛煉,恢復的時間就會相應的縮短。
髕骨粉碎性骨折手術後病人需要進行科學的復健鍛煉,可以遵醫囑被動地屈伸膝蓋,可以坐在床邊,患肢懸吊,然後利用另一側腳在傷腳足跟後方托住,保護下緩慢進行膝蓋的被動屈伸活動,然後逐漸過渡到拄拐杖負重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