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穿刺前會行局部浸潤麻醉,有疼痛,但絕大多數病人可耐受。
骨髓穿刺是臨床上常用的採取骨髓液的一種有創操作,主要用於各種血液疾病的診斷、鑑別診斷、治療效果評估,以及檢測某些寄生蟲,如瘧疾、黑熱病等。
骨髓穿刺部位常取髂前上棘、髂後上棘、胸骨柄、腰椎棘突。雖然這是一項有創檢查,但由其於操作簡單,骨髓液抽取量較少,對病人並不會造成特別的損傷及影響。
骨髓穿刺操作前大多數會行局部麻醉,由皮下至骨膜逐層浸潤,這些當由有經驗的醫生操作時,病人有輕度疼痛。
但存在兩種情況,首先在麻醉針刺破皮膚時,部分病人會有疼痛感;另外在抽取骨髓液時,由於髓腔負壓作用,病人會有輕微的酸脹、疼痛感,這些症狀在經過平臥休息及肢體制動後均可有效緩解。
骨髓穿刺屬於有創操作,必須由專業醫生進行。
病人在進行骨髓穿刺的時候,會產生輕微的疼痛的感覺,因為在局部的麻醉之後,骨髓穿刺會通過皮膚刺入骨髓,由於是在麻醉的部位進行,所以說病人此時不會產生疼痛以及其它的不適感覺。在穿刺針回抽骨髓液時,由於負壓吸引作用,病人會有輕度酸痛感,但是對一般來說,病人是可以耐受的。如果是病人對疼痛比較敏感,可能會感覺到會出現一些疼痛。
骨髓穿刺的方法很簡單,一般是髂前上棘或髂後上棘,局部注射少量麻醉藥,用骨髓穿刺針抽取0.2~5毫升骨髓組織就可以了。一個熟練的專科醫生操作骨髓穿刺的全部過程不過幾分鐘。
骨髓是成人造血的重要部位,每天都在不斷更新,抽取0.2~5毫升用於檢驗,對身體沒有任何影響,也不會引起遠期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