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可以選擇乾飯,也可以選擇稀飯,並沒有明確限制。不過在血糖波動大,不太穩定的狀態下推薦選擇乾飯。
稀飯和乾飯的區別,除了稀飯中水分含量豐富以外,稀飯的蒸煮時間較長,高溫可改變米飯的微晶結構,米飯的「糊化程度」會提高,糊化程度越高,澱粉會變得越容易轉化為葡萄糖進入血液,從而對血糖影響也越大。同樣是一碗米飯,我們可能也會有感受:熱熱的稀飯我們會吃得滿頭大汗,尤其是在夏季,乾飯好像就會好一些。其實就是因為稀飯中的糖分更容易被我們吸收利用,食用後產生熱量的速度就會更快。
當然,另一方面,稀飯中的水分比較豐富,在一碗飯整體體積相同的情況下,相對於乾飯來說,攝入的總碳水化合物含量會少一些,在糖尿病血糖相對穩定的情況下,其實也可以多搭配肉菜,適當食用稀飯。
雖說理論上稀飯對糖尿病更不友好,但愛吃稀飯的糖尿病也不用著急,糖尿病並非不能吃稀飯。
我們煮稀飯的時候可以自己來煮,不要用電飯煲,電飯煲煲粥的時間較長,一般都是兩小時,時間太久,米飯糊化程度變得很高,自然不利於血糖。自己煮,飯煮的時間短一點,米粒已經熟了就可以關火了,也不要去長時間悶它。這樣煮的稀飯雖然吃起來沒那麼綿軟好吃,也有些清湯寡水,但米飯的糊化程度就沒有那麼高了,對血糖的影響會低一點。無論煮乾飯、稀飯,推薦煮飯的時候多用全穀物、雜豆類和米飯進行混合(例如紅豆、綠豆、黑米、紫米、蕎麥、藜麥等),這樣可以增加膳食纖維攝入量,膳食纖維可以拖延糖分的吸收速度,幫助平穩血糖。例如做成雜糧飯、雜豆飯,還可以添加一些其他材料,例如芡實、薏仁、蕎麥、粗玉米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