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功能不好時,應先尋找引起腎功能不好的原因,如急性腎損傷、慢性腎功能不全、慢性腎衰竭,根據原因進行相應處理。
急性腎損傷最常見的原因為腎前性因素,比如有腹瀉、大量出汗、進食非常少,或者病人有大出血時出現腎臟灌注不足、血肌酸酐增高,可通過補液,必要時進行輸血,使腎功能恢復正常。
急性腎功能衰竭如藥物損傷導致的急性腎功能衰竭,病人應立即停止應用損傷腎臟的藥物,必要時配合使用糖皮質類固醇,多數病人的腎功能可完全恢復。
慢性腎臟疾病導致慢性腎功能不全或者慢性腎衰竭,應針對原發病進行治療,比方積極控制血壓、控制血糖、控制血脂、降低蛋白尿。當出現慢性腎功能不全或者慢性腎衰竭時,應適當控制蛋白質食物的攝入。另外,注意保持大便通暢,必要時可結合中醫藥進行辨證論治。
如果腎功能不好,多數都會出現腎源性高血壓,所以會出現頭暈、頭痛等高血壓的症狀。還會納差乏力,納差主要是由於酸中毒引起,這種情況會噁心、嘔吐,不想吃東西,一看見肉類就會完全厭食。
還可能會貧血,由於貧血的原因會導致全身乏力,這個時候是腎源性貧血。腎源性貧血嚴重的時候,可能會引起中重度貧血,這個時候全身乏力的狀態非常明顯,而且會出現面色飢黃等。
可能會出現電解質不平衡,比如酸中毒、鈣磷代謝失調,可能會出現低鈣高磷的情況,而嚴重的低鈣可能會出現低鈣抽搐。很多病人可能會表現為呃逆,就是打嗝的情況,還有肌肉的不自主抖動。
還有一些腎功能不好的人會出現全身的皮膚搔癢,這也是在腎功能不全的病人里經常會見到的,但是通常會在重度的腎功能不全或者腎衰竭的病人里見到這些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