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長期處於精神壓力過大的狀態,或是近期生活、飲食、睡眠不規律、壓力過大,可能會導致內分泌失調。大多數情況下,內分泌失調中醫可以調理好。
通常中醫對於內分泌的治療,需要內因和外因同時治,外因是降低生活和工作的壓力,要合理飲食,還要適當運動,保持良好的心態,早睡早起。同時需要配合藥物調理,主要是要清除體內代謝堆積的廢物、平衡氣血,使經血滋養全身,促進血液循環,由內而外全面調理,使內分泌系統能夠正常運行。經常用到的中藥有玉竹、蟲草、丁香、麥門冬,還可以使用阿膠、首烏、太子參、紅花、杜仲等。常用的方劑包括知柏地黃丸、大柴胡湯、小柴胡湯等。
同時中醫講究辨證論治,醫生需要通過望、聞、問、切,根據病人的個人體質來判斷是虛實寒熱,從而給予適當的治療。不可自行服藥,避免藥不對症導致內分泌失調進一步加重。同時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多吃新鮮水果蔬菜,增強體質,不熬夜,保持良好的情緒,症狀嚴重時應及時去醫院進行就診。
內分泌失調涉及的病種太多,垂體、甲狀腺、胰島、胰臟、腎上腺、性腺都屬於內分泌器官。一般內分泌失調最常見的是女性,青春期所謂的內分泌失調一般指青少年長痤瘡、青春痘。經常是內分泌失調引起來,雄激素多,這時就會長痤瘡。中醫一般用滋陰降火、清熱涼血、涼血解毒的藥物來治療,實際上療效也是很好的。青少年性早熟也是內分泌失調,有時採取大補陰丸滋陰降火的思路,也能取得比較好的療效。
中年婦女如黃褐斑經常因為內分泌失調,又有甲狀腺結節、乳腺增生、子宮肌瘤、卵巢囊腫、長疙瘩,這種情況經常與內分泌有關係。臉上有黃褐斑、蝴蝶斑、月經失調,經常與內分泌有關。更年期以後,內分泌失調,雌激素分泌少,間接會出現自律神經失調、腰酸背疼、腿抽筋、手腳冷,腳涼、腰腿冷涼、烘熱,一陣一陣出汗、煩躁不安、睡眠不好。這種情況按中醫講就是肝鬱腎虛,經常用柴胡湯、四逆散、二仙湯,這些中藥都有非常好的療效。對於更年期症候群的婦女,調節內分泌的同時又調節自律神經功能的失調,所以內分泌涉及的範圍是非常廣。
內分泌失調在中醫中包括雌激素、雄激素水平變化,如雌激素下降,可以出現類似更年期的表現,雄激素下降會出現腎虛、性功能下降,男性和女性不同。如果不是性激素導致的內分泌失調,一般老百姓說的內分泌失調是指情緒激動、突然生氣、突然潮熱盜汗,屬於肝經濕熱。根據情況不同,治療方法不同。
如果內分泌失調屬於肝氣鬱結、肝經濕熱,可以使用紅花清肝十三味丸、龍膽瀉肝湯、加味逍遙散等中成藥,或者是以湯劑為基礎進行加減。
如果內分泌失調指是雌激素下降,會出現月經量少、月經稀發,就是正常人一個月來一次月經,病人可能兩個月來一次月經,而且量非常少、非常黑,和雌激素下降有關。可以使用補腎藥,包括菟絲子、覆盆子等,有增加雌激素的作用,在湯藥辨證中會加滋腎陰的藥物。
如果是雄激素下降引起,表現為陽痿、早洩、性功能下降、腰膝酸軟、怕冷等症狀,可以使用金匱腎氣丸、桂附地黃丸等補腎陽的藥物進行調節。在病情剛開始使用此藥物,有一定的增加雄激素、雌激素,讓激素水平恢復原來狀態的作用。
如果時間久、年齡大,可能使用藥物很難讓激素水平恢復到正常狀態。此時需要加入西藥的雄激素或雌激素,以改善症狀。藥物必須要在醫生辨證治療、綜合判斷機體的情況下使用,不能隨便加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