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護腺肥大表面血管曲張可引起出血,常見於老年病人,合併排尿困難或者小便不利。如果出現類似症狀,建議到醫院留置尿管,採取尿管壓迫,出血可逐漸停止。出血停止後,擇期行攝護腺手術即可徹底治癒。
泌尿系統感染可致尿道出血,除外出血,還可能伴有頻尿、急尿、尿痛、腰痛、發燒等不適。建議行尿液常規。如果確定感染,需要抗感染治療,則出血可逐漸停止。
泌尿系統外傷可致出血,最常見的原因有高處墜落,雙腿騎跨於某物體之上,可以引起出血。出血量較大時,可形成會陰血腫。如果有明確的外傷史,則建議處理外傷,出血即可逐漸停止。
泌尿系統腫瘤也可引起出血,通常無任何痛覺,稱之為無痛性肉眼血尿。如果病人有無痛性肉眼血尿,則考慮有腫瘤的可能性,建議行泌尿系統超音波或者CT檢查。如果確定有腫瘤,則治療腫瘤,出血可逐漸停止。
男性小便帶血應在明確病因後進行針對性治療。小便帶血往往提示著尿液通過腎臟、輸尿管、膀胱達到尿道和排出體外的路徑中,某個部位存在出血情況,出血的原因可能是炎症損傷、結石磨損或者腫瘤侵蝕。
泌尿系炎症以急性膀胱炎為例,急性膀胱炎導致膀胱黏膜發生損傷出血,可形成血尿,此時的治療以抗生素藥物為主,比如氧氟沙星、 Ciprofloxacin 、阿莫西林、 Cefuroxime 、頭孢曲松、氨苄西林等。
泌尿繫結石以膀胱結石為例,膀胱里的結石摩擦膀胱黏膜,可造成出血,從而表現為血尿,病人還可伴頻尿、急尿、尿中斷、排尿困難。治療時,需要通過衝擊波碎石術、經尿道取石術取出膀胱內的結石,還要同時糾正誘導結石形成的基礎病因,通過調整飲食結構、增加飲水量預防結石復發。
泌尿系統腫瘤以膀胱癌為例,無痛性、間歇性肉眼血尿常常為病人的首發症狀,在治療時,主要採取以手術治療為主,同時聯合放療、膀胱灌注治療、化療與免疫治療的綜合治療策略。另外,男性攝護腺癌也可以表現為血尿,治療方法包括手術治療、內分泌激素療法,以及聯合放化療等。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泌尿系統疾病,一些凝血障礙性的疾病也可導致血尿,此時往往還伴有其他部位出血表現。總之,男性小便帶血的病因多種多樣,不同原因導致的血尿,治療方法不同,建議出現血尿者及時就醫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