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尿液呈現淡紅色,需先排除血尿的可能性。1000毫升的尿液中如果出現1毫升的血液,尿液的顏色則會發生肉眼可見的變化,表現為淡紅色或洗肉水樣的顏色。所以尿液呈現淡紅色需要提高警惕,需要到醫院進行尿液常規檢測,如果發現紅血球明顯增多,則需要進一步排查出血的位置和原因。整個泌尿系統中的疾病都有可能導致血尿,如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疾病,包括感染、損傷、結石,甚至腫瘤,具體的病變需要到醫院進行比較充分詳盡的檢查才能明確。
除此之外,一些食物也可導致此類現象的出現,比如常見的紅肉火龍果,大量食用之後,植物的水溶性色素也會經過尿液排出,使尿液出現短暫的紅色。但停止食用之後,尿液的顏色則會恢復正常。
在生活中如果遇到尿液出現淡紅色的情況,建議儘快到醫院做尿液常規檢測,主要目的是檢查尿液中是否出現血液導致淡紅色尿液。血尿分兩種情況,肉眼血尿和鏡下血尿,肉眼血尿是肉眼看就是血尿,鏡下血尿指肉眼看尿液顏色無異常,但是化驗檢查有紅血球。但並非所有的尿液出現紅色都是由於紅血球導致,日常生活中吃含有紅色色素的食物,如紅肉火龍果也可以出現淡紅色尿液,此時無需處理。但如果確實是尿液中出現紅血球或血液這種情況,導致尿液出現淡紅色,則應該明確病因。
比如泌尿系統炎症,這種較常見,炎症時尿路上皮黏膜的破壞可以出現血尿,同時尿液中的白血球一般也會增加。比如泌尿系統結石:結石可以對尿路的黏膜進行機械性損傷,可以出現尿中帶血,出血量比較小的時候,可以是淡紅色。比如泌尿系統腫瘤,泌尿系腫瘤一般呈洗肉水樣的改變,無尿痛症狀。臨床上如果間斷出現無痛肉眼血尿,要考慮是否有腫瘤;比如一些內科疾病,腎病,如腎炎、隱匿性腎炎,這樣的疾病也可以導致尿液中出現紅血球,出現肉眼血尿,要到腎內科進行鑑別。
還有就是服用抗凝藥物也會出現此狀況,如阿斯匹靈,抗凝藥劑量掌握的不好,或者劑量比較大的時候,也可以導致人體出現血尿,尿液顏色發粉,這個時候要對抗凝藥物進行適當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