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健康

高血壓如何選擇適合自己吃的降壓藥?

張少* 醫師#1

高血壓初期,首先應該檢查血壓的具體數值,如果血壓不是特別高的時候,可以暫時不用藥物治療。通過調整飲食,做到低鹽、低脂肪飲食,還需要控制情緒,不要過於的激動和緊張,然後再注意觀察血壓的數值,如果血壓數值不是特別高,那就不用特殊的治療,對身體並不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如果是年輕病人的高血壓,其收縮壓高的情況我們建議選擇鈣離子阻斷劑,因為它降收縮壓的效果會比較好。老年性高血壓病人吃的藥物,其實有很多種類,不同的病人,它的選擇都是不一樣的,也就是高血壓的治療需要個體化。其實很多老人血壓比較高的,我們優選CCB類藥物,就是我們說的地平類的藥物,比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

嚴重的心臟衰竭,有很重的容量負荷可以優先選擇利尿劑,在平穩降壓的基礎上還可以降低、減輕心臟的容量負荷。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如卡托普利、 Enalapril 等等,對於肥胖、糖尿病,心臟、腎器官有受損的高血壓病人。尤其是伴有心臟衰竭、心肌梗塞後、糖耐量減少,或者糖尿病腎病變的高血壓病人最適合。

高血壓能喝甘草茶或者甘草片嗎?

高血壓喝紅酒有影響嗎?

高血壓前期怎麼控制血壓為好?

高血壓服藥期間需要注意什麼?

空腹會導致血壓高嗎?輕微波動很正常

黃俊* 醫師#2

高血壓的病人一旦診斷明確,需要在專業的高血壓醫生指導下,調節降壓藥物種類,以及服用時間、劑量。平時需要密切監測血壓,做好血壓值的詳細記錄,到高血壓的專病門診就診,把記錄給醫生看,同時要定期到醫院,複查24小時的動態血壓,形成報告後要第一時間交給高血壓的專科醫生進行會診。醫生拿到結果和報告之後,會根據日常的血壓值,對目前口服的降壓藥方案進行評估,必要時要對藥物種類、劑量以及服用時間進行微調整,直到把病人血壓控制在安全、理想狀態之內。

目前在臨床中安全且有效的降壓藥物分為五大類,分別是利尿劑、β受體阻斷劑、鈣離子阻斷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和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斷劑,具體的口服劑量以及口服的藥物種類、服用時間,都要聽從專業高血壓醫生的臨床指導。在服藥期間,需要密切監測好血壓波動情況,每半年左右就要到門診複查1次。

許* 醫師#3

降壓藥物選擇應遵循小劑量開始、優先選擇長效製劑、個體化用藥的原則。

降壓藥應該從小劑量開始服用,一般說明書上都有推薦劑量,比如每次1-2片,每日1-2次,那麼我們就從每次1片,每日1次開始用藥,如果血壓控制良好就維持這個劑量,如果不好再加劑量或者換用其他降壓藥物。這樣做是為了降壓的平穩有序,防止血壓下降太低引起大腦缺血及暈厥。

降壓藥應優先選擇長效製劑,以硝苯地平片為例,普通片是短效製劑,每日需服用3次,而緩釋片或控釋片是長效製劑,每日只需服用1次。服用3次的話,一方面比較麻煩,還增加了漏服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血壓控制也不穩定。

降壓藥應長期服用,不宜突然停藥或換用其他藥物,防止造成反跳效應引起血壓突然升高,可能會引起腦出血等嚴重併發症。良好的血壓控制是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舉措,值得每一位高血壓病人加以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