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在醫院做完剖腹產的產婦,在出手術室的時候都會系一條腹帶,腹帶主要作用有以下幾點。
- 傷口加壓,因為通過壓力減少局部傷口滲血,滲血可能會導致傷口感染,所以目的主要是傷口加壓、減少滲血、預防感染,促進傷口癒合。
- 翻身、下床活動時候避免鬆弛腹部皮膚肌肉過多牽拉傷口,引起傷口疼痛,會限制產婦翻身、下床活動,剖腹產術後鼓勵多活動,這樣促進排氣,也預防血栓,所以用上腹帶可以提早活動。
- 可以輔助腹肌收縮,產婦可以更好呼吸,可以適當鍛煉肺功能,也預防臥床時間比較長導致肺炎。
所以,術後到底腹帶使用時間沒有固定要求,因人而異,根據每個人情況。如果是橫切口,現在多數皮膚都是橫切口,橫切口用1週左右足夠,可能不會超過2週。如果是縱切口,可能要適當延長,因為豎切口傷口會有一定張力。如果太早不戴腹帶,可能會適當影響傷口癒合。所以橫切口的產婦使用1週左右,可能適當延長,豎切口者使用1-2週。
剖腹產束腹帶可以在產後一週拿掉。束腹帶的目的主要是協助術後病人下地行走,以免造成傷口過度刺激,產生疼痛。所以束腹帶只是在白天行走、活動時使用,不要勒得太緊,有可能會造成骨盆腔淤血或者傷口滲出液體,造成傷口感染的情況。建議孕產婦只有下地活動時系上束腹帶,睡覺時要把束腹帶拿掉。
長期系束腹帶不利於產後恢復,以及惡露排出,會造成骨盆腔淤血,誘發傷口感染和骨盆腔炎的出現。所以剖腹產的術後恢復是比較漫長的過程,孕產婦要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逐漸恢復,要學會起床、翻身、排氣,儘早下地可以促進腸蠕動恢復,加速排氣。排氣後的進食要儘量清淡、易消化。拔掉尿管自己恢復排便功能,能夠自由行走,並且能夠生活自理,在不發燒的情況下病人便可以出院。